首页 | 发展规划处 | 党委政策研究室 | 高等教育研究所 
 
当前位置: 首页>>发展规划处>>他山之石>>正文

河南师范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7年03月29日 15:57  点击:[ ]

河南师范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及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立足学校改革发展实际,主要阐明学校的战略意图、发展目标、具体任务和重要举措,是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认清形势 明确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着力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时期,也是学校加快推进省部共建和“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在全面分析发展形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发展路径和工作举措,不断开创学校改革发展新局面。

一、发展形势  

“十二五”期间,全校师生员工按照“围绕一个目标,完成两个转型,力争三大突破,突出四大重点”的工作思路,团结协作、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显著成绩。重大专项取得突出进展。成功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顺利实现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学校改革发展开启新篇章。人才培养能力稳步提高。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质量工程项目28项,新增国家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项。1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牵头组建河南省教师教育协同创新联盟。学科建设成效明显。2个学科入选河南省首期优势特色学科A类学科。3个学科先后进入ESI全球前1%ESI高被引论文数名列国内高校第65、河南省高校首位。学校自然指数排名全国高校第54位、亚太地区高校第121位。科研创新实力日益彰显。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359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获批建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科研平台15个,牵头组建河南省新型电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师资队伍结构趋向优化。新增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培育团队1个、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5项。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8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791人,均接近专任教师总数的50%国际交流与合作步伐加快。成为“中俄文化艺术高校联盟”创始成员,先后与20多所境外大学建立友好关系1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获准建设。办学治校能力显著增强。学校章程颁布实施,依法治校有序开展。党的建设统筹推进,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文化建设持续深入,师大精神更好传承,荣获并蝉联全国文明单位。后勤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东校区综合教学楼、综合实验楼相继开工,现代化教学设施建设与应用成效突出,高性能计算中心作用充分发挥,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升级换代,信息化校园建设不断深入。民生工作扎实推进。教职工收入持续增长,医疗保健水平显著提升,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运动场所和设施不断更新,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在取得显著发展成绩的同时,工作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解放思想不够,在用新的发展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还有不小差距;二是学科发展体系不优,理科发展的绝对优势在减弱,工科拓展的资源约束还存在,文科提升的持续动力需加强;三是人才培养创新不强,教师教育特色没有得到有效彰显,非师范类品牌专业偏少,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有待强化;四是开放办学程度不广,区域化办学示范性有待增强,全国性办学影响力有待扩大,国际化办学水平有待提升;五是师资质量提升力度不大,学科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数量偏少的瓶颈依然存在;六是内部治理模式不新,统筹全局不足和重心下移不够并存,办学资源不足和资源效益不高同在,干部队伍的执行力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长期向好,创新型国家建设正在成为新的增长动力,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河南省也正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由贸易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对接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和区域发展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已经成为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当务之急。

我校作为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承担着引领河南教师教育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成为省部共建高校后,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对学校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河南省建设2-3所高水平大学的战略机遇,为学校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站在新的起点上,必须科学谋划学校未来五年发展蓝图,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传承和弘扬师大文化,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对接河南省六大国家战略和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把我校建设成为 “国内知名、区域引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牢牢把握省部共建和“双一流”建设的战略机遇,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主线,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提升内涵、突出特色、加大开放,着力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学科发展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科研创新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和现代大学保障体系,持续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

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既是省部共建和“双一流”建设的目标要求,也是我校历史传承和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在统揽全局的基础上,着力实施四大战略。

——内涵提升战略。把内涵提升作为统领改革发展的核心战略,紧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以提高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为主线,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统领学校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及后勤保障等各项事业。

——特色彰显战略。把特色彰显作为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认真梳理办学历程,充分挖掘办学底蕴,全面总结办学经验,着眼学校、学科、学者、学生的不同维度,进一步凝练在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教风学风等方面的显著特点,准确概括和着力传承学校的主要办学特色,不断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开放带动战略。把开放办学作为深化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着力加强开放合作的政策研究、战略谋划、平台搭建和项目驱动,加快推进与境外名校的广泛交流与合作,不断强化与兄弟院校、科研机构的深度互动与协作,持续深化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协同与创新,以扩大开放谋求实质合作、以实质合作提升办学能力、以提升办学能力推动科学发展。

——重点突破战略。把重点突破作为提升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用好省部共建平台,积极争取更多政策,有效整合各类资源,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搭建研究平台、凝练学术方向、汇聚人才队伍,重点培育和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优势特色学科,努力实现高层次创新团队、高水平学术成果、高级别研究平台的突破,不断开创学校改革发展新局面。

三、目标任务  

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省部共建和“双一流”建设扎实推进,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成效凸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高水平科研创新体系、高融入社会服务体系和高效率现代大学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思想中心、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学术中心”作用充分发挥,主要办学指标接近或达到一流大学水平,综合实力达到全国高校百名左右,为建设国内知名、区域引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这一发展目标,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深刻认识发展要求,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全面整合发展资源,努力做到围绕一个中心、强化两个关键、推进三个提升、实现四大突破。

——围绕一个中心,就是紧紧围绕把我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区域引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这一战略目标,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改革发展。

——强化两个关键,就是强化学科建设这个关键,用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和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带动学校各项工作;强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这个关键,用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支撑学校各项事业发展。

——推进三个提升,就是在全面加快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同时,着力推进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级创新团队、标志性教学科研成果数量的大幅提升。

——实现四大突破,就是全面整合发展资源,努力实现国家一流学科、国家级科研平台、“本土”院士和文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突破。

实现学校发展总体目标,还需要完成一系列具体的目标和任务。

——学科建设。全面启动一流学科建设,力争3-5个学科进入ESI1%2个学科进入自然指数国内高校50强,3-4个学科建成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整合、培育、建设一批校级优势特色学科,努力实现理工文等学科协调发展。

——专业及学位点。着力增设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类专业,全日制本科专业增加到86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达到4个以上。加快推进学位点建设,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达到5-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30-32个,文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取得突破,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15-16个。

——人才培养。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本科生稳定在33000人左右,国际交流生达到1000人以上,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扩大到4700人和150人以上。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3项、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10项以上,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改项目180项以上。新增国家级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项目5项、省级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项目17项以上。

——科学研究。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力争新增国家级科研平台1-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智库)等2个和省厅级科研平台13个。实施“高水平成果攀升计划”和“哲学社会科学振兴计划”,争取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7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900篇,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1-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20项、授权发明专利300项以上。科研经费达到4.5亿元,其中横向经费1亿元。

——社会服务。加强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研究,引领河南省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挖掘理工科研究优势和技术优势,组建一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团队。整合人文社科研究力量,加快推进高水平智库建设,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

——师资队伍。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30名高端领军人才、60名学术拔尖人才、300名优秀青年人才,新增2-3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团队、25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专任教师总数达到22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200人、博士学位的1300人。  

——国际交流与合作。强化国际化办学意识,力争与5所左右的世界高水平大学、10所合作高校的一流学科或科研机构,建立全面深入的合作关系。加快法国佩皮尼昂大学中国教学基地建设,积极申请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加大国际化师资引进和培育力度,不断扩大双向留学生规模,显著提高有境外学习交流经历的青年教师和学生比例。

——保障体系。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着力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增强依法治校能力,持续激发改革发展活力。进一步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力争各类收入75亿元,固定资产总值26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8亿元。学校建筑面积达到9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52万平方米。图书283万册,电子图书218万册,网络在线数据库104个。网络信息点数4万个,校园网出口总带宽15G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长期系统培养、择优统筹配备、严格管理监督,努力形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执行力强的管理干部队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巩固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深化大学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激发学校改革发展动力。提升统战和群团工作水平,进一步凝聚全校上下的思想共识和智慧力量,推动学校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专栏1“十三五”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

“十二五”期间

“十三五”期间

学生规模

在校生

51928

55700

本科生

31583

33000

研究生

4624

4700

其中:全日制博士生

114

150

全日制硕士生

3010

3700

非全日制硕士生

1500

850

继续教育学生

15721

18000

专业及

学位点建设

全日制本科专业*

74

86

其中:师范类专业*

22

22-23

非师范类专业*

52

63-64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2

4

一级博士点*

2

5-6

一级硕士点*

25

30-32

专业学位硕士点*

9

15-16

重点学科

与科研平台

建设

国家级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

0

1-2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智库)等

0

2

省厅级科研平台*

45

58

其中:理工类*

39

49

文科类*

6

9

ESI1%学科*

3

3-5

自然指数国内高校前50强学科*

1

2

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

2

3-4

本科生

教学研究与

教学质量

工程

国家及省级教改项目

164

180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

2-3

省级教学成果奖

36

40

国家级优质在线开放课程

--

3

国家级教学名师*

2

3

国家级规划教材*

12

18

研究生教育

质量提升项目

国家级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1

2

国家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库案例

0

3

省级专业学位特色品牌

1

2

省级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

3

10

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基地

2

5

科学研究

国家级科研项目

359

670

其中:国家重大重点项目

2

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77

55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68

90

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

83

100

国家级科研成果奖

1

1-2

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103

120

SCI论文数

2065

3300

其中:SCI Ⅰ区论文数

71

200

SCI Ⅱ区论文数

432

660

CSSCI论文数

1322

1600

其中:顶尖期刊论文数

216

230

科研项目经费(万元)

25972

45000

其中:纵向科研项目经费

23823

35000

横向科研项目经费

2148

10000

申请专利

736

1000

授权发明专利

144

300

人才队伍

建设

专任教师*

1767

2200

其中:高级职称人数*

810

1200

博士学位人数*

791

1300

院士*

5

10

千人计划*

1

3

万人计划*

1

3

长江学者*

0

2

国家杰青优青*

1

4

百千万工程入选者*

2

4

中原学者*

2

5

河南百人计划*

1

5

省特聘教授*

6

15

校特聘教授*

23

60

博士后进站人数

69

150

国家级科研创新团队*

1.5

3-4

省级科研创新团队*

23

48

国际化

本科生境外学习交流经历

--

5%

硕士生境外学习交流经历

--

10%

博士生境外学习交流经历

--  

30%

青年教师境外学习交流经历

3.6%

30%

留学生、交换生

240

1000

境外交流与合作大学*

20

40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0

1

学生就业

就业率

87.79%

90%

考研录取率

24.65%

26%

办学条件

占地面积(万平方米)*

106.41

140

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81

98

教学行政用房(万平方米)*

37.2

52

图书(万册)*

253

283

电子图书(万册)*

168

218

网络在线数据库*

79

104

固定资产(亿元)*

19.87

26

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亿元)*

4.34

7.8

累计各项收入(亿元)

45

75

网络信息点数(万个)*

3.5

4

校园网出口总带宽(G*

10

15

注:1.以上均为约束性指标,考核评价时既要充分考察指标完成情况,同时应充分考虑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变化情况。

2.*”指标包含了特定期间及其之前的累计数,未标记的指标是指特定期间的新增数。

第二章厚植优势 优化学科发展体系  

以厚植优势为主线,强化特色凝练,按照“科学定位、有序推进、梯次提升”的总体思路,构建规模适中、层次清晰、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学科发展体系。  

一、学科建设

坚持一流标准,强化自主创新,加大“化学一级学科”“前沿物理与清洁能源材料学科群”等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力度,产出一批有重大学术影响、支撑产业发展的一流成果,努力创建国家一流学科。立足扶强、扶优、扶特、扶需,整合资源精准发力,推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组建若干个层次和水平较高的交叉学科研究团队,重点建设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势特色学科群,打造更多学科高峰。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结构性战略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加快新兴战略领域学科建设,培育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新兴交叉学科和一级学科,夯实学科发展基础。巩固和加强理科基础研究优势,加快工、农学科基础条件建设,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振兴。  

二、科研平台

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支撑一流学科建设为导向,加强“细胞分化调控”“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等省部共建科研平台建设,尽快实现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突破。以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和科研创新团队等优质资源为依托,围绕重点产业领域组建新的研发平台,力争省、厅级科研平台达到60个左右,基本覆盖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力争实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高层次文科科研平台的突破。  

三、学位点建设

推进学位点合格评估和专项评估,提升学位点建设质量和水平。巩固理科类学位点优势,加快文科类学位点发展,积极培育新的学位授权学科增长点,不断优化学位授权学科体系。加强对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培育学科的支持和考核,力争文科类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专业学位博士点取得突破,努力实现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显著增加、各级各类学位授权学科数量大幅增长。

四、管理模式

构建以一级学科为建设主体、以重点科研平台和方向团队为支撑的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模式,实行学校、学院、学科三级联动,强化科学管理。完善以创新和贡献为导向的学科评价机制,实行分层建设、分类指导、目标管理。引入第三方评价,充分激发学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建立学科、平台、方向团队一体化支持体系,突出目标导向和绩效考核,科学确定支持方向和强度,坚持做到动态考核、绩效优先、突出重点、协调发展。探索学位点建设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符合校情、有竞争力、成效明显的学位点建设机制。

专栏2学科建设

1.国家一流学科培育计划。以现有的2个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为基础培育建设。建设期满,ESI1%排名或权威国际排名明显上升,作为核心支撑学科新增国家级科研平台,关键应用领域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2.优势特色学科培育计划。支持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统计学、智能制造与光电控制工程学科群、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域经济与创新发展学科群等建设优势特色学科。理工类学科着力建设ESI1%学科、自然指数国内高校前50强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省级优势特色学科(二期)、国家级科研平台;文科类学科着力建设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省级优势特色学科(二期)、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高端智库。建设期满,一批学科或学科方向进入国内同类学科先进行列,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3.重点扶持学科培育计划。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基础教育创新为导向,开展学科、平台、产业行业对接,扶持建设一批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一级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

4.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培育计划。全面整合校内外资源,积极创造各类条件,充分挖掘和发挥优势特色学科的积淀和底蕴,加大对一级博士点培育学科和专业学位博士点培育学科的建设力度,力争实现文科类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专业学位博士点的突破。在环境科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基础上,设置环境管理招生方向,带动学校特色学科、交叉学科加快发展。

第三章突出中心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坚持立德树人,切实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一、专业建设  

积极适应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趋势,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需要,加快推进传统学科专业的更新升级、新兴学科专业的竞进提质、交叉学科专业的凝练融合,全面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强化专业分类管理,健全完善预警机制和退出机制,实现专业建设动态调整,努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适应、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的专业体系。以国家专业质量标准为依据,着力从师资队伍、课程群、课程标准、教材、基础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鼓励学院积极创造条件接受国家专业认证。

二、本科生教育  

以一流本科教育为目标,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和“未来名师”培养计划,强化各级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信息量大、形式多样、实时性强等特点,积极开展“互联网+”教育,着力构建教育教学服务“云平台”,不断拓展和完善慕课教学资源,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鼓励和支持教师发挥教学、科研优势,建设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探索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和学分互认等配套管理制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逐步扩大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和教师的权利,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强化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将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着力开展交叉学科教育,探索书院制改革,实现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个性拓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搭建远程网络教育平台,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发挥继续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支持新联学院增设新兴交叉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努力实现从多科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学院的转型。

三、研究生教育

明确研究生分层分类培养目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质量标准体系。建立系统完善的学位论文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探索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发展质量的评价与跟踪机制。推进优质课程建设,强化研究生课程的系统性和前沿性。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学位质量监控,促进博士研究生多出原创性成果。坚持专业学位导师遴选标准,完善专业硕士培养“双导师制”,建立多元化的导师体系和常态化的导师培训制度,健全以导师为第一责任人的责权机制,提高导师队伍素质和水平。加大研究生教育创新,积极推进国家级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等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建设。  

四、协同育人

加强与国内、省内高水平大学的互联互通,建立形式多样、沟通顺畅的院校协同发展机制。以两个“1+100”协作共同体为载体,加强与政府机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全流程、多层次、立体化协同,构建科教结合、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共建共享协同育人实践平台,把更多的优质社会资源聚集、转化为教学资源,推动人才培养链与国家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建立健全教师与实务部门专家双向交流机制,吸引更多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支持教师到校外工作、研究和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整合校内各类资源,建设功能集约、资源共享、运行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推进课堂教学、网络学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紧密融合,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强化体育、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加强就业创业基地建设,完善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五、教师教育特色建设

加强教师教育管理和研究机构建设,进一步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加强教师教育研究和基础教育研究。贯彻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深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培育教师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建立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库。推进国家级教师教育平台和河南省教师教育协同创新联盟建设,着力构建培养培训一体、职前职后贯通、教学研究并重、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培养培训体系,努力建设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教师教育教学基地、研究基地和培训基地。积极探索幼儿园教师综合培养、小学教师全科培养、高中教师本硕一体化分段培养模式,全面加强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成立小幼教育集团,支持附属中学加快发展,进一步拓展附属基础教育办学空间,强化对全省基础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

专栏3人才培养

1.“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和“未来名师”培养计划。参照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结合学校基础研究优势和教师教育特色,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和“未来名师”培养计划,完善选拔培养机制,吸引优秀学生投身基础科学和教师教育专业的学习研究,促进各级各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2.研究生分层分类培养。博士研究生以提升创新能力、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为培养目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以提升科研创新综合素养、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培养面向特定职业领域、适应专业岗位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3.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全体教师参与,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推进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转换制度,允许学生休学创新创业,使学生有更多选择机会,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4.教师教育改革。探索“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模式。选拔“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人才攻读师范专业。通过“双导师”制、“名师工作坊”、置换研修、挂职交流、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和实践实习基地共建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科研部门及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协同创新,推动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

第四章重点突破 增强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聚焦国家战略,瞄准学术前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度推进校地合作,进一步理顺科研管理机制,不断提升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一、科研创新  

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高度集聚各类资源和要素,大力加强原始创新和技术革新,全面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以国家级科研成果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为抓手,实施“高水平成果攀升计划”和“哲学社会科学振兴计划”,力争获得一批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和高层次、实用性研究成果,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加大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力度,打造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基础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加强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协同,联合建立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合作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带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社会服务  

实施“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牵头建设新乡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学科教园,建设好新乡市大健康产业科技协同创新创业中心。支持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研究院加快发展,筹备和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打造更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决策的综合性智库,加强对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的对策研究。建设一批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基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突破一批有关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现代农业、生态环保、文化产业、互联网商务、电子信息等关键技术,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三、管理机制  

着力消除制约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的不利因素,建立和完善符合创新规律的科研管理机制。深化科研评价改革,完善分类评价,更加注重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建立与业绩和贡献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加大对重大重点项目、高水平研发平台以及优秀团队的支持力度,强化项目、平台、团队建设考核,健全科研机构准入、运行和退出机制。积极支持高级别奖励申报,大力鼓励承担横向项目。完善横向经费管理办法,提高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收益率,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投身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

专栏4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

1.高水平成果攀升计划

1)重大重点项目培育。申报工作注重谋划、分解到人;论证工作做到“三早三定”、三级论证;保障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学术交流办法和国家基金奖励办法等。

2)高水平成果奖励。完善高水平成果(人才)绩效奖励办法;提高科研论文质量和水平;强化成果培育,提升奖励层次。

3)科研平台筑基强质。加快科研平台内涵建设,夯实“金字塔式培育体系;促进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升级;推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

4)科研成果推广转化。制定成果转化激励制度,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能力。

5)高层次学术交流。制定名师名家讲坛管理办法,强化科研领军人物的引领示范作用;利用高端学术资源,加速科研创新步伐。

2.哲学社会科学振兴计划

1)高层次项目、成果建设。以国家基金项目为抓手,实施目标管理,力争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突破;以顶尖期刊论文为抓手,加大高层次论文奖励力度,提升论文质量和水平;积极培育、遴选高质量科研成果,全方位覆盖奖励申报类别。

2)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引进高端人才,遴选优秀的创新团队负责人,优化科研梯队,引领学科发展。持续提升优秀青年社科工作者的科研创新能力,以人才、团队集聚引领科研创新发展。

3)新型智库建设。深化对智库建设规律认识,推进平台建设转型;整合人文社科优质创新资源,加强应用对策研究,打造一批具有中原特色和重要影响的新型智库。

4)支持“中原文化生态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中原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积极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3.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

1)牵头建设新乡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学科教园,建设好新乡市大健康产业科技协同创新创业中心。

2)建设和打造好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研究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等高端智库,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战略研究和决策咨询。

3)建立一批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基地、技术创新联盟和科研成果转化平台。

4)进一步完善“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突破一批产业和企业关键技术。

第五章凝心聚力 建设师大特色大学文化  

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扎实推进具有师大特质的大学文化建设,努力将学校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内化为师生员工的内在气质,外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精神源泉和不竭动力。

一、传承师大精神

深度梳理办学历程,高度凝练办学特色,着力开展校史、校情教育,唱响校歌,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发展历程和发展成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弘扬办学传统,升华文化积淀,努力让“面向世界、前瞻开放”“家国情怀、大爱忠诚”“坚韧执着、自强不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不事浮华、求实创新”的师大精神,真正融入师生员工灵魂,推动师大精神内化于心、动化于行、外化于形、固化于制,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追求,激励全校上下全身心投入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来。

二、创建精神文明

以中原文化生态研究中心、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等为载体,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和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道德养成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师生员工自觉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倡导文明礼仪、保护环境和社会志愿服务,提升文明程度。强化阵地建设,适应网络时代要求,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功能,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创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切实巩固全国文明单位建设成效。

三、打造文化品牌

以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传承为主要内容,讲好师大故事,凝聚学校文化精髓,打造和提升精神文化建设品牌。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主要内容,建立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要求、体现学校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打造和提升制度文化建设品牌。以加强师生学术道德、学术诚信和学风修养教育为主要内容,努力形成主动学习、科学探究、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学术研究氛围,打造和提升学术文化建设品牌。以强化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等楼宇内部装饰设计的文化含量为主要内容,建设高层次、高品位、精细化的文化校区,打造和提升环境文化建设品牌。以倡导“工匠”精神、强化职业素养为主要内容,建立促进学生职业信念和职业道德养成机制,打造和提升行为文化建设品牌。以形象识别系统设计和形象标识产品开发为主要内容,将学校的文化、历史、景观等元素融入校园文化用品中,打造和提升形象文化建设品牌。

四、引领社会发展

强力推动和全面深化文化建设,切实把学校建设成为“思想中心”“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和“学术中心”,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基础、文化凝聚、人才支撑和创新引擎。积极推动国际、校际文化交流,利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戏剧节等契机,支持代表学校水平的各类文化团体、文化精品“走出去”,展现师大文化独特魅力。开展以寒暑期社会实践、社区挂职和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师大文化下乡村、进社区,增强学校文明成果的辐射作用,推动社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专栏5大学文化建设工程

1.精神文化建设工程。1)讲好师大故事。(2)传递文化力量。(3)打造文化精品。

2.制度文化建设工程。1)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2)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体系。(3)健全民主管理体系。

3.学术文化建设工程。1)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观念。(2)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3)培养学术创新意识。(4)培育大学讲座文化。(5)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4.环境文化建设工程。1)增强楼宇内装饰的文化氛围和育人功能。(2)在图书馆广场和东西校区运动场设置大型电视屏。(3)建设品位高雅的精细化文化景观。(4)建设大学生文化活动场所。(5)建设网络文化的精神家园。

5.行为文化建设工程。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2)推动文化育人工作。(3)促进文化交流。(4)丰富师生文化生活。(5)扎实做好志愿服务。

6.形象文化建设工程。1)完成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和确定。(2)完成学校形象宣传片、对外宣传资料的设计制作。

第六章提挡加速 加快推进国际化步伐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着力拓展对外合作办学空间,努力提升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带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管理服务水平提升。

一、国际交流与合作  

探索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项目为依托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加快推进与境外高水平大学交流合作力度。力争与5所世界高水平大学、10个合作高校的一流学科或科研机构建立全面深入的合作关系,努力实现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计划”平台项目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的突破。以学科、项目搭建平台,让专家、教授唱主角,不断丰富国际交流内容,提高国际交流层次,深化国际交流成效。每年选派40名志愿者赴国外担任汉语教师,力争建立1所孔子学院,做大对外汉语教育输出,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推介活动。

二、对外合作办学  

积极推进与法国佩皮尼昂大学联合举办法语、经济学本科专业教育项目,与意大利切塞纳音乐学院联合举办音乐学本科专业教育项目。加快落实法国佩皮尼昂大学中国教学基地建设,探索实施两校互认学分、共同培养的本科生双文凭办学项目。发挥“中俄文化艺术高校联盟”平台作用,力争与联盟内俄罗斯高校达成多层次、多领域合作办学项目。拓展研究生境外研修渠道,推动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力争2个以上专业取得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资格。以孔子学院奖学金南亚国家汉语师资班自主招生项目为抓手,发挥首批汉语推广基地高校优势,拓展语言学习交换项目,联合培养高层次语言人才。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  

加快国际化专业和课程建设,引进高水平英文原版教材,将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融入日常教学过程,推进部分课程全英文教学。完善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机制,吸引接纳学生“走进来”,鼓励支持学生“走出去”。依托“留学中原”奖学金自主招生项目,接轨“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实现在校留学生数量的逐年递增。实施公派本科生、研究生出国留学项目,设立资助学生国际交流的专项经费,为学生创造更多出国(境)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逐年增加出国交换项目、学位项目、出国短期文化交流和赴港澳台交流学习的学生数量。

四、国际化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现有学科优势,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积极用好各种平台和政策,着力引进境外高水平专家学者和团队,延揽一批有境外留学经历的高层次人才。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等各种项目资源,推动骨干教师到境外访学、培训、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支持教师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担任职务,鼓励青年教师在境外攻读博士学位或进行博士后研究,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国际合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有计划选派优秀中青年管理干部赴境外高水平大学学习研修,拓展管理干部的国际化视野,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专栏6国际交流与合作

1.统筹学校国际化工作。成立国际化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学校国际化步伐的意见和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意识,开阔国际化视野,理顺国际化工作机制,调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积极性,加快学校国际化步伐。

2.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面向前沿领域,建立或借助高端国际合作平台,寻求高水平国际合作伙伴,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鼓励和支持高水平教授积极参加国际会议、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和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职务。

3.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机构建设。深化与法国佩皮尼昂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佩皮尼昂大学中国教学基地建设,探索实施两校互认学分、共同培养的本科生双文凭办学项目。积极申请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为进一步扩大中外合作办学自主权和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奠定坚实基础。

4.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比例。优先引进具有境外留学经历的高层次人才,切实加大对教师出国留学、访学和短期培训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比例。

5.加大中外双向留学工作力度。在吸引更多留学生的同时,加大公派本科生、研究生出国留学和校际学生交换、短期交流的工作力度,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对话的国际化人才。

6.设立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基金。在充分利用国家和河南省有关政策机遇的同时,设立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基金,加大对学校国际化的经费投入,进一步落实保障条件。

第七章多策并举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强化人才强校的工作理念,坚持引进、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加大高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培育力度,建设一支规模合理、结构优化、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创新活力和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一、高层次人才队伍

统筹校内外各类人才计划和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实施“363”高端人才培育工程,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和“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高端人才项目为目标,力争引进和培养30名高端学科领军人才、60名学术界有重要影响的拔尖人才和300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与创新能力的优秀青年人才。

二、创新团队

建立以“大师”为引领、以团队凝聚为策略、以创新绩效为资源配置导向的创新团队建设模式,探索有利于团队建设发展的管理运行机制和分配制度,组建一批以学科领军人才为首席专家、以学术带头人为重要支撑、以优秀青年教师为基础骨干,具有攻坚克难能力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实现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的突破,力争新增国家级科研创新团队2-3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25个。

三、青年教师队伍

继续实施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鼓励和支持在岗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学位,力争全校专任教师中博士数量达到1300人,占比60%左右。引导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积极承担省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将科研水平提升和教学能力增强相结合,助推一批具有较强教学科研能力的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注重选拔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或科研院所访学、进修、交流、合作,不断拓展青年教师的国际化视野,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国际竞争力。

四、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完善“校院联动”的人才工作机制,提高人才工作水平。试点人才特区,建立岗位刚性要求与灵活人才引进政策相结合的引人用人机制,赋予特殊领域和重点方向更多自主权。建立人才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强化人才工作责任。探索实施师资博士后人才引进政策,提高新入职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健全人才服务体系,优化人才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建立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加大优秀师德典型宣传力度,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师风。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构建多元化的薪酬体系、多样性的用人方式和奖惩分明的考核管理办法,激发干事创业活力,营造干事创业氛围。

专栏7师资队伍建设

1.363”人才培育工程。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一把手”工程,推行人才工作“一站式”服务,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引进和培养30名高端学科领军人才、60名学术拔尖人才、300名优秀青年人才。

2.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博士,通过国内研修支持计划、青年学术骨干资助计划等措施,鼓励、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显著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博士比例。

3.博士教师项目化工程。借助已有科研平台与青年教师导师制,引导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承担省级以上项目,努力提高博士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4.骨干教师国际化工程。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每年选拔3050名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访学、进修、交流、合作,不断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平。

5.试点人才特区。建立岗位刚性要求与灵活人才引进政策相结合的引人用人机制,赋予特殊领域和重点方向更多自主权。

 

第八章统筹推进 完善现代大学保障体系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不断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努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增强民生保障能力,夯实事业发展基础,激发改革发展活力。

一、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以大学章程为核心,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大力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制定和落实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方案,着力解决束缚学校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全面构建适应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和工作模式,不断巩固和增强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着力理顺学校、学院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推动学校管理重心下移,探索“领导重基层、部门重服务、学院重质量、干部重执行、全员重创新”的内部治理实践机制,努力实现“学院办大学”,全面激发学院改革发展活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

二、管理服务效能提升  

厘清管理服务部门职能界限,推进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努力构建科学顺畅的管理服务机制。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提升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用好国有资产和各类资源,强化资源使用效益考核,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提高办学效益。完善后勤管理体制机制,提供优质高效的后勤服务。涵养优质校友资源,吸引校友以多种形式参与母校建设。拓宽筹资渠道,增强筹资能力,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构建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各类经济行为,防范经济活动风险。

三、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东校区综合教学楼和综合实验楼,切实改善教学科研条件。立项建设学生公寓、食堂和活动中心,筹建或统筹安排学院科研用房、本科生实验用房以及外教公寓、留学生公寓、博士后公寓等,改善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条件。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增加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休闲公共设施,实施景观道路、公共绿地、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亮化工程,努力建设美丽校园。

四、信息化建设  

大幅提升网络主干带宽和出口带宽,实现无线网络室内外全覆盖。推进云计算平台建设,建成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构建智慧校园初步形态,实现“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过渡,为学校各级各类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加强数字化学术资源建设,增加电子文献和电子信息服务比重,提高数据库资源开放共享水平。高标准建设高清电子教室系统和原创性优质教学视频资源制作系统。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和数字校史馆建设。

五、平安校园建设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办事”的原则,以建设平安校园为核心,以校园安全稳定为目标,以治安防范为抓手,以消防工作为重点,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综合防范体系。努力做到制度建设、硬件建设、宣传教育和责任落实“四到位”,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建设。构建警校联动工作机制,做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健全安全预警应急机制,及时排查化解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校园和谐平安稳定。

六、民生保障  

巩固民生与发展并重理念,建立健全教职工收入分配及合理增长机制,确保教职工收入增长与学校事业发展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工作绩效提升同步,保障离退休职工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完善第一、第二家属区物业管理,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加大对师生医疗医保、运动健康的经费投入,探索医保分类管理方式,完善大病救助机制。支持附中、附小、幼儿园提高办学质量。完善学生奖助学金资助管理制度,实现精准资助,切实维护和保障学生的切身利益,助推学生成长成才。

专栏8现代大学保障体系

1.制定和落实综合改革方案。制定和落实综合改革方案,建立健全以学校章程为统领的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着眼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全面构建适应学校改革发展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体制机制。探索实施学部制改革和大部制改革,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和发展质量。试点推行管理重心下移和学院分类发展模式,赋予学院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支持学院实施差异化发展和错位竞争战略,激发学校改革发展活力。

2.实施管理服务效能提升计划。由党办、校办、组织部、纪委、监察处等部门牵头,以工作作风、工作质量和服务态度为核心,着力开展管理服务部门工作效能建设,努力做到以师生员工为本,突出师生员工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和保障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推进信息化和智慧校园建设。大幅提升网络主干带宽和出口带宽;加快推进云计算平台建设;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部分校园环境管理的数字化;建设节能监控平台、房产管理平台、餐饮管理信息平台和后勤综合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落实大数据库建设,强化数据和信息的录入、维护工作,构建全校管理和服务信息平台,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咨询,支撑学校公用资源科学合理配置。

4.抓好民生工作。建立健全教职工收入分配及合理增长机制和学生成长成才指导服务机制,让师生员工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加强体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后勤服务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解决好在岗职工特别是新入职青年教师和高层次人才的安居问题。

5.做好后勤保障。统筹当前需求和长远发展,完成东西两校区供电扩容和双电源建设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学生公寓安装空调、直饮水机等,改善住宿条件。在对现有餐厅进行标准化改造的同时,新建标准化餐厅1个。

第九章强化引领 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做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统战和群团组织作用,凝聚全校师生员工智慧和力量,推动学校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落实“好干部”标准,坚持选贤任能、有为有位用人导向,构建科学规范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为促进事业发展选准干部、配强班子。模范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引领推动科学发展的整体合力。完善综合考核评价,加强日常管理监督,强化竞争激励机制,浓厚干事创业氛围。着眼长远,突出抓好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培养使用,不断优化中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加强教育培训,切实提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办学治校的谋划力、创新力和执行力。

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推进党建工作重心下移,保证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和场所,资助党建创新项目研究,探索成立分党校,激发基层党组织创新活力。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教学和科研、服务师生和党员的能力,在服务中增强凝聚力、感召力。强化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严肃党内政治和组织生活,常态化坚持“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等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党风廉洁建设  

巩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全面落实党风廉洁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构建完善的重点领域防控机制、廉洁风险预警机制和廉洁教育协同机制。推进校园廉洁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行为,严明纪律要求、严格纪律执行、严密纪律监督、严肃纪律问责,使遵规守纪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四、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拓展选拔视野,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增强文化自信。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积极推进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加强学校宣传思想阵地建设与管理。深入宣传学校的办学思路、办学特色和发展成就,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不断增强和凝聚学校改革发展活力。

五、统战和群团工作

强化党对统战和群团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外人士在建言献策和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等方面的作用,统筹、引导、规划好党外干部培养和使用。切实保障离退休教职工的政治、生活待遇,充分发挥老同志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更好发挥工会在党联系群众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教代会在学校治理中的民主管理功能。坚持党建带团建,深入推进共青团改革,确保共青团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全省高校前列,支持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等依照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引导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专栏9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1.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干部成长路径,发现、培养和选任德才兼备、人岗相适的党政领导干部。加强党政机关与学院之间干部轮岗交流,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探索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工作机制。积极拓宽干部培训渠道,力争将中层领导干部校外轮训一遍。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和履职尽责的全过程监督。

2.“党旗领航 砺志增辉”工程。深入开展“党旗领航 砺志增辉”工程,紧扣“早日站在党旗下”“党旗在我心中”“我为党旗添光彩”等三个环节,切实做好学生入党前教育活动、学生党员系列教育活动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3.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努力打造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整体谋划“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加快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建设,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第十章精准实施 不断开创学校改革发展新局面  

本规划是指导学校“十三五”期间全面建设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须做好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宣传动员、资源保障和督促检查工作,切实保证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协调做好规划纲要与专项规划、学院规划以及部门落实方案之间的衔接联动,制定清晰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做好宣传动员  

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向全校师生员工广泛宣传学校发展规划体系,切实增强全校上下对“十三五”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的认同感,激发参与热情,提高执行意识,汇聚执行力量,确保执行效果。

三、强化资源保障  

抢抓各类机遇,争取更多办学资源。健全经营性资产运营管理机制,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增强学校办学财力。完善财务预算制度,加大重点任务、核心目标和关键环节的投入力度。实施绩效考核,强化审计监督,做好资源统筹,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四、加强督促检查  

加强对规划执行的年度检查、中期评估与末期总结,切实把动态考核评价贯穿于规划执行的全过程。健全完善规划执行奖惩机制,把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干部任免、评优评先、收入分配的重要依据,切实把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规划执行上来,不断开创学校改革发展新局面。

下一条: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十三五” 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支持“双一流”建设!

关闭

 通知公告

· 【报佳音】我校获... 2016-11-28
· 【报佳音】我校获... 2013-11-07
· 热烈庆祝重庆师范... 2013-10-09

 友情链接

教育部发展规划处 | 重庆市教委发展规划处 |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规划部 | 天津师范大学基建规划管理处 |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 | 西南大学发展规划处

重庆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

? 2013 地址:023-6591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