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规划处 | 党委政策研究室 | 高等教育研究所 
 
当前位置: 首页>>党委政策研究室>>《决策参考》>>正文

《决策参考》2017年第1期

2017年05月11日 16:24  点击:[ ]

 

 



本期要目

陈宝生:高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破解西部高校人才队伍建设难题的战略思考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启用

当前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动态


2017年第1(总第17)

主办:发展规划处/党委政策研究室/高等教育研究所

领导讲话

l刘延东: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1

l陈宝生:高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9

l杜占元:发展教育信息化 推动教育现代化2030……………………………(11

理论研究

l破解西部高校人才队伍建设难题的战略思考…………………………………(13

l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及面临的主要矛盾……………………………(19

l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30

高校动态

l北京大学有个“教授茶座”……………………………………………………(35

l南开大学:向社会“招标”选修课……………………………………………(36

l安徽大学:多途径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38

时事要闻

l2017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38

l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40

l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启用………………………………………………(42

国际视野

l“再平衡”:当前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动态……………………………(43

l美国:特朗普的高等教育政策主张……………………………………………(46

l以色列:技术尖端人才培养的方式……………………………………………(53

 

 


★领导讲话★

 

刘延东: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岁末年初,我们召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任务,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刚才,四位委员作了很好的发言,听后很受启发。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取得了新的显著成就,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多次发表重要讲话。特别是去年,总书记在全国科技三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卫生与健康大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上的重要讲话,都对高等教育作出了重要指示,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和实践。李克强总理多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部署,就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明确要求。党中央、国务院的新精神新要求,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一定要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落实到工作中去。

  四年多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各方面工作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是高层次人才供给能力持续增强。我国已有博士授予单位401个、硕士授予单位327个,在学研究生人数近260万。2016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27.9万人,占比为47.5%。增设了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相关的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研究生教育发展重点从规模增长向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转变,发展类型从学术型为主向学术型与专业型并重转变,自主培养能力大大增强,有力支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二是研究生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打破学校、学科与产业之间的围墙,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更加注重产学结合,与行业需求对接;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更加注重科教融合,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对接。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得到加强,初步构建了以培养单位为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相互配合的五位一体质量保障体系。三是综合改革逐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领域取消了7项行政审批和评选事项。科教协同、医教协同得到加强,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构建以5+3为主体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四是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完善研究生培养财政拨款制度,硕士生从每人每年1万元提高到2.2万元、博士生从1.2万元提高到2.8万元,仅此一项,中央和地方财政每年增加投入200多亿元。在推进培养机制改革、建立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健全奖助体系,实现了全日制研究生资助的全覆盖。五是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我国已与46个国家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定,来华留学攻读学位人数增幅明显。一批学科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一批高水平大学在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学科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成果丰硕的一年:一是优化结构布局。适时调整存量,全国205个学位授予单位完成了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共撤销授权点576个、增列367个,既瘦了身,又强了体,得到广泛好评。二是创新培养方式。建立了多部门参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体系,搭建案例库公共平台,建设了MBA、会计、MPA、法律、教育等多个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加强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统筹区域资源,鼓励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深入推进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改革,组织92所单位开展课程建设试点。三是落实办学自主权。截至目前,各培养单位自主设置了4000多个二级学科和500多个交叉学科,激发了办学活力。2016年是学位授予单位自主印制学位证书的第一年,学位证书不再千校一面,增强了学校的责任意识和品牌意识,激发了师生的荣誉感和对学校的认同感。四是强化规范管理。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动真格,向社会公布2014年评估结果,撤销了50不合格授权点,对95限期整改授权点给予暂停招生、限期整改处理。出台了《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全面开展MBA教育自查自纠与专项整治,并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作出明确界定,规范招生、投入、就业等要求,加强了对培养方式的统筹管理。

  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稳步推进,质量稳中有升,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高层次人才智力支持。这些成绩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得益于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也凝聚着各位委员和整个战线的智慧汗水。在此,我也向各位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各地各部门、各培养单位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二、准确把握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顶端和国家创新战略的后备军,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我们要立足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准确把握新机遇、新需求、新挑战,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

  第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高端人才供给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实现中国梦,基础在教育,关键在人才。推进经济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网络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对多元多样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这就要求我们深刻把握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认清肩负的神圣使命,加快改革发展步伐,提高研究生自主培养能力,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整体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一个多月前,党中央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出发,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这就要求,加强党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战线思想统一、人心稳定、阵地牢固。

  第三,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对研究生教育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提出了新任务。2016年以来,我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国内三期叠加的大环境下,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同时,我们也面临矛盾叠加、风险交织的挑战。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全方位要求。比如,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连锁反应,新动能培育亟待创新人才的根本支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亟待破解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民生诉求的升级亟待科技创新突破。研究生教育发展需求,包括科研需求、职业需求、市场需求、区域需求等多方面,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迫切要求我们主动对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服务导向,做好前瞻布局,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研究生群体的创新创造能力;对接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科技创新攻关,加强工程制造相关学科建设,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高层次人才储备,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战略,主动开展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大力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战略需要的外交、国际经济、国际文化等高层次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生教育必须主动作为、积极有为,改革创新、加快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第四,应对国际竞争,适应新科技变革,对提高研究生教育创新能力提出了新挑战。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之中,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复杂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进一步凸显。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兴起,全球经济结构和各国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创新和人才竞争日趋白热化,创新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新赛场。李克强总理强调,要瞄准前沿、紧扣需求、前瞻部署,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筑牢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石。研究生教育具有创新要素、创新资源高度汇聚的天然优势,向来是各国布局创新战略的重点领域。世界创新竞争、人才竞争新趋势,迫切要求我们主动抢抓新科技革命机遇,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形成更好的科教协同、交叉融合发展机制,更好地发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对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为国家参与全球创新竞争打造更多战略利器;迫切要求我们主动适应信息时代变革,全面实施互联网+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理念、形态、方式方法深度转型,整体提升教育质量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

  第五,推进双一流建设,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对发挥研究生教育高端引领作用提出了新课题。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势必带动研究生教育综合实力的提升。放眼国际知名一流大学,无不具有一流的研究生培养实力,无不以培养一流的研究生为重要标志。双一流建设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精准支持,以一流大学建设带动整体发展,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重点突破。我们要抓住这一重大契机,在双一流建设大格局中,建设一流研究生教育。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期盼相比,还存在很多差距。比如,发展理念上,有些学校还跳不出增加授权点、扩大招生规模等外延式发展思维,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培养质量的内生动力不足;质量保障上,研究生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还不协调,创新能力亟待提升,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培养尚待加强,质量保障体系还需进一步健全;服务能力上,研究生教育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支撑还不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行业、企业结合还不够紧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科教结合还不太紧密;校风学风上,一些培养单位管理松散、存在浮躁之风,一些导师对研究生放羊管理,个别教师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优良的学术生态环境亟待加强。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决心、保持定力,又要找准差距、直面问题,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全力推动研究生教育向着世界一流迈进。

  三、改革创新、稳中求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017年,我们党将召开十九大,迎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是贯穿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主线。今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要准确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抓好十三五规划的组织实施,推动研究生教育事业稳中求进、进中有新。这里,我重点强调五个方面:

  第一,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高端人才

  要紧紧扣住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

  一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第一任务。研究生群体的类型生源、专业背景、社会经历、年龄结构、思维方法各不相同,加强对他们的思想引领、价值引领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全面加强对研究生及其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扎实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宣传,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传统。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分类指导、精准滴灌,增强课堂教学和实践育人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持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提升学术思想、学术话语上的原创力、影响力。

  二要发挥好导师的引路人作用。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也是立德树人任务的第一责任人。要进一步强化导师的责任,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导师对研究生思想品德、科学伦理、学术诚信的示范和教育作用。鼓励引导研究生导师关爱青年、培养青年,加大师德考核力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创造更多条件让研究生参与到科研项目研究中。

  三要切实加强学风建设。能否营造风清气正的学风环境,关系到研究生教育的兴衰成败。要对学术不端零容忍,培养单位要履行学风建设的主体责任,建设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学术委员会的职能作用,一经查实严格惩处,绝不护短。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加强正面引导宣传,既要宣传当代的正面典型,引导研究生向身边人、身边事学习,更要大力弘扬老一辈科学家投身科学、艰苦奋斗、报效国家的优良传统。要完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应该说规章制度已经不少,要认真抓好落实,进一步拓宽思路,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借鉴国际先进做法,研究出台一些学风建设的新思路、新点子、新举措。

  四要旗帜鲜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认真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敢抓敢管、善抓善管、常抓常管。要加强对课堂、讲座、论坛的规范管理,确保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大力加强研究生党组织建设,创新研究生党建工作方法,使高校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坚强阵地。

  第二,强化法制保障,进一步完善我国学位制度

  学位条例颁布于1980年,是新中国教育和科研领域的第一部法律,开启了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历史进程。30多年来,在学位条例的法制保障下,我国学位制度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基本建成了中国特色学位制度。新的历史条件下,修订学位条例不仅是教育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一要着眼全面依法治国大局,处理好学位条例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关系。学位条例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所处的法治环境与今天有很大差异。一方面,伴随着行政法立法工作的深入推进,学位条例的修订要与行政法的法律框架相适应,特别是与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要求相一致。另一方面,我国教育法律体系加快完善,已建立起以教育法为龙头,以高等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教师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为支柱的体系。学位条例的修订要注重与上下左右法律法规相衔接,特别要把这几年教育领域修法的新精神体现出来。

  二要立足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大局,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跨越,很多行之有效的实践做法亟待制度化、上升为法律。要在保持学位条例历史传承性的基础上,将改革成果体现在法律修订当中,比如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应予明确。同时,要以法律修订引领改革,将改革共识体现在法律修订中,让学位制度的改革完善在法律框架下实施、在法治轨道中运行。

  三要适应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处理好质量标准和特色发展的关系。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在区域、校际间还很不平衡。法律规定是刚性要求,要托底不限高,重在把好质量关,明确基本条件,严格程序管理,同时给不同水平、不同类别的高校留有探索空间。要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出台政策措施,将法律中的原则性规定细化、实化、具体化,提高可操作性。

  第三,服务国家需求,不断完善学位授权审核机制

  学位授权审核是我国学位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第一关

  一要坚持需求导向。研究生培养是否满足国家发展需要,首先要看学科布局是否适应需要。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以优化学科结构为重点,实行按需授权,重点新增国家急需领域的学位授权,控制社会需求不大、研究生就业困难的学位授权,引导高校合理定位、特色发展。

  二要强化质量主导。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培养单位质量意识,抓好质量监控。严格按照新增学位授予单位、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制订起点更高、标准更严、针对性更强的基本条件,提高研究生教育准入门槛,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

  三要推进简政放权。关键要从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出发,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扩大省级统筹,明确省级学位委员会对本区域学位授权的职责和权限,提升研究生教育对区域发展的支撑能力。要对部分高水平大学放权,探索自主开展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审核、设置新兴交叉学科,进一步激发高校办学活力。

  四要加强授权监管。一方面,要把放权和监管有机统一起来,避免一放就乱。强化学位授权审核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资源配置、研究生培养和评估的有效衔接,加强过程管理,加大信息公开和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另一方面,要优化监管流程,创新监管手段,让监管为学校发展加油不增负,促使学校安心办学、师生潜心研究。

  第四,深化综合改革,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提升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信心、耐心,推动改革创新,清除痛点,打通堵点,营造有利于质量提升的制度环境。

  一要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近年来,专业学位教育快速发展,同时也存在不少短板,如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不强、与职业资格衔接不紧密、质量评价和评估针对性不够、国际化水平还不高等。要大力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分类改革选拔机制、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实践教学,鼓励跨学科、跨机构、跨部门协同培养。要加大行业企业及相关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力度,构建应用型人才产学研合作培养新机制。同时,以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促进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的有机结合,鼓励科教结合、多学科交叉培养。

  二要着力提高博士培养质量。要开展好改革试点,在招生申请考核机制、资助机制、中期分流退出机制、学位论文评议和答辩机制、校所联合培养机制、中外联合培养机制、博士课程体系等方面重点探索、重点突破,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之路。

  三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统筹推进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重点加强顶尖创新人才、国际组织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实施高水平的公派出国研修项目,同时打造留学中国品牌。拓展和深化中外人文交流,下大力气建设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办学机构和项目,推动学历学位互认,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互联互通,推动形成区域全覆盖、层次多样化的人文交流格局。

  第五,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按照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实施办法。各部门各地各高校要坚持育人为本,真正把学生的成长成才放在第一位,把一流学科优势转化为教育教学优势,推动双一流建设平稳起步。

  一要以学科为基础。推进双一流建设重点要放在一流学科上。坚持扶优扶新、扶需扶特,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好学科长期规划,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坐标系,凝练学科方向,在具有可比性领域和显示度的指标上,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避免追求大而全,避免盲目攀比所谓的数量指标,避免平均用力、分散建设。要统筹学科建设和学校整体建设,努力营造良好学科生态,形成多点迸发、融合创新的学科机制,避免学科建设单兵突进,用一流的整体环境加快一流学科成长。

  二要以改革为动力。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充分利用第三方评价、依托专家综合认定建设高校,实行开放竞争,对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和地方院校依照标准同等对待,引导各级各类高校实现差别化发展。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破除身份固化,根据水平和质量,及时调整建设范围和支持力度,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机制。要调动高校综合改革的积极性,完善治理结构,健全制度体系,在关键环节上实现突破,真正把政府下放的自主权接住、用好。

  三要坚持示范引领。双一流建设是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有力抓手。要增强高水平大学的精品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发各类高校的活力潜力,让各级各类院校都有参与感和获得感。各地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动形成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学科的战略布局,推动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教育领域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正站在改革发展的更高起点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战线要强化四个意识,坚定不移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切实推动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取得新的发展。要狠抓工作落实,认真对照党中央、国务院的任务要求,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工作进行总结盘点,列出台账,一项一项抓落实,确保十九大之前交上一份合格答卷。要深化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掌握实践中的新问题新情况,抓准症结、开准药方、精准发力,确保每项政策都符合实际情况。要强化督促检查,建立督查常态化机制,重点解决好躲避责任不想落实、推诿拖沓不急落实、打折变通不全落实、体制不顺不利落实的问题,做到工作推进到哪里、督查就跟进到哪里。要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进展新成就新经验,加强政策解读,传递正能量,营造有利于改革发展的舆论氛围。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书写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7-03-12

 

陈宝生:高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重大问题,深刻阐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动指南。教育战线要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讲话精神,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能否办好大学,方向问题是第一位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把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自觉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立身之本,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地高高地举起来,把这面旗帜插到每一个课堂,高扬在每一名师生心中。

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制度落实。要深刻认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干部的政治任务,每一个领导岗位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站,每一名领导班子成员都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明确把握党委在思想政治工作上负有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要自觉履行一岗双责,以高度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抓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强化纪律监督,加强监督检查,加大问责力度,推动实行校、院(系)党组织书记抓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对履行责任不力、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长期薄弱的,追究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

紧紧围绕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做到齐头并进。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加强灌输培养,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要发挥好学科带头人、老教授、老专家等学校精神和校园文化传承者承载者示范者的作用,在传帮带上见效果,引导广大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在全面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优化党支部设置,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加强教师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注重统筹好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建设,推动两支队伍融合发展。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强、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好,内部矛盾少、政治生态健康,业务工作往往开展得也比较好。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既重视党建,又懂业务。要在两支队伍培养上下功夫,通过双向融合整体推进基层党的建设,努力探索把有条件的党务工作者培养成学术带头人,把行政系统主要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培养成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逐步实现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是懂政治的业务工作者、基层行政系统负责人是懂党建的行政领导者,整体推进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建设。

坚持高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党支部三级联动。要充分发挥好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好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从严治党的体系建立健全起来,责任延伸落实下去,活动正常开展起来。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要进一步发挥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履行好政治职责,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决定的贯彻执行,把握好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中的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在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要注重把握本科生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和教师党支部的不同规律和特点,有的放矢、胸中有数地开展工作。

抓住教师和教材两个关键,把好政治关。高校党委要负责对新入职教师的综合考察和把关,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要建立健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编审机制,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重要载体。高校党委要对哲学社会科学教材选用进行政治把关,对引进教材选用负总责,组织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统一使用工作。

(来源:教育部网站2017-02-05

杜占元:发展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2030

 

纵观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虽仅有短短的十几年,但加速转型发展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社会发展的变动转型对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无疑提出了新的需求与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使21世纪的教育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更大地增进人类社会的福祉,是世界各国都在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在20159月举行的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国际社会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已形成共识,世界各国首脑共同见证和通过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确保包容、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的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同年11月又通过了《教育2030行动框架》,为实现2030教育目标做出具体规划,勾勒出全球教育的未来蓝图。

  我们认为,面向2030的教育,应该是更加开放的教育,突破时空界限和教育群体的限制,人人、时时、处处可学;应该是更加适合的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性,实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应该是更加人本的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灵和幸福;应该是更加平等的教育,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应该是更加可持续的教育,强调学习能力的养成和终身教育的需求。

  要实现这样的教育,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当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必须加大力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必须对传统的工业社会框架下构建起来的教育体制进行深刻变革,才能应对信息化社会的人才培养要求,这是实现教育现代化2030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

  中国政府较早就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上世纪末开始组织实施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就设立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对信息技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为此专门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行动纲领和路线图,提出了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和应用驱动与机制创新的根本方针。几年来,在深度融合这一核心理念引领下,中国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及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两大平台)快速推进,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以信息技术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教育信息化路子。

  近年来,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实践面向2030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已经带来了教育形式、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乃至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不断变革,也为解决当下中国教育面临的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等问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国政府实施的三通两平台工程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与五年前相比,各项指标基本都实现了翻倍增长。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从25%上升到87%,多媒体教室比例从不到40%增加到80%,每100名中小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从8台增长到12台,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开通数量从60万个激增到6300多万个。教育部还推动开展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近两年来参与教师超过1000万人次,累计晒课730多万堂。近1000万名中小学教师、10万多名中小学校长、20多万名职业院校教师经过培训,信息素养大幅提升。仅中国政府实施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一个项目,就基本实现了利用信息技术帮助6万多边远地区教学点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让400多万教学点的孩子初步实现了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

  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来说,信息技术的作用同样巨大。高校要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深入应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变革育人方式,改变学习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促进个性化人才培养,同时还要推进科研和社会服务。通过信息化优化学校管理流程,促进学校管理现代化。以管理信息化支撑管办评分离,促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当前,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席卷而来,大学既是互联网应用的主战场,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梦工厂,信息化与教学融合,促进了传统教育模式的转型;信息化与科研融合,促进了科研方法的创新;信息化与教育治理融合,加快了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教育信息化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各国的政府、知识界、产业界以及全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更大的支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享成功和发展经验。因为这个问题本身也是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中美智慧教育大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讨和分享的平台,更是一次合作的机遇,我们更期待两国的科学家、专家学者能够在这一领域发挥积极的领导性作用,共同推动教育的未来发展。(本文为作者2017319日在第二届中美智慧教育大会的讲话,有删改)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03-25

理论研究★

 

破解西部高校人才队伍建设难题的战略思考

 

人才工作关系国家发展,关乎民族未来,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工作进一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对人才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吹响了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的号角。2016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再一次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理念进行深化,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全面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据不完全统计,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2015年末常住人口数占全国的27.01%,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数占全国的24.86%,本专科学生数占全国的24.61%,专任教师总数占全国的24.42%。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中,西部高校肩负着为西部培养各类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提供社会服务的历史使命,其功能价值和战略地位不言自明。西部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是西部高校发展的生命线,直接决定西部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但是,在国家启动“双一流”建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第四轮学科评估等重大工作以来,全国高校人才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西部高校正在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和挑战,亟待找到走出现实困境的对策和办法。

西部高校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人才竞争白热化。从世界范围看,真正能引领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水平提升的高层次人才都是稀缺资源,国际竞争激烈,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不强。从全国范围看,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急需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有“称号”的人才更是稀缺资源,国家启动“双一流”建设战略以来,“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人才竞争之激烈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与东部和中部地区高校相比,特别是与这些地区的“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相比,西部高校在竞争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

稳才任务显像化。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教师的薪酬水平和科研条件差别悬殊。近年来,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幅度地提高了人才支持力度和薪酬待遇,“主动联系”、吸引西部高校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特别是有“称号”的人才到东部工作,新一轮“孔雀东南飞”现象正在形成,西部高校教师队伍人心思动,时有高层次拔尖人才要求调离,“稳才”任务已经显像化。

人才成本畸升化。地方政府和高校都充分认识到高层次人才作为稀缺资源的重要价值,为了在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纷纷调整引才政策、提供优惠待遇,各类人才的年薪标准节节攀升,例如,东部地区有些高校为“青千”年薪“开价”70万元,为“大千”“长江”“杰青”开价甚至高达200万元,已经完全偏离了理性的路径,甚至有违社会主义分配政策和社会公平原则,导致优秀人才“行情日涨”,高层次人才成本“一路飙升”,西部高校限于财力只能望“才”兴叹。

引才风险扩大化。为了引进人才,高校不仅要提供较高的年薪、尽可能优裕的生活待遇,更要提供科研平台建设费和相应的物理空间,组建学科梯队。通过“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人才计划申报引进的人才,学校给予的支持力度更大,动辄就是上千万元投入。一个聘期结束后,如果这些人才被“挖”走,平台建设投入经费就打了“水漂”。对于西部高校,这种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稳不住的不确定性存在较高的经济风险,而且呈现扩大化的趋势。

西部高校人才工作难的主要表现

人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引才难。高层次人才的来源,无非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对于西部高校,实际只有国际市场,且与东部地区在同时竞争这个市场。由于办学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学条件、学科水平、校友分布、当前师资来源等多方面的差异,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高校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有效信息掌握有限,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导致西部高校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更加困难。

违约追责难导致的履约质量低。合同聘用是目前高校人才聘用的基本形式。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易于发生两种违约现象:一是人才到岗工作时间不足,二是人才没有严格完成合同约定的工作任务。就后者而言,由于教学科研成果产出有其自身的周期和规律,人才在首聘期内产出标志性成果确实存在不确定性,学校很难追究其违约责任,也因此导致人才履约质量低的问题,难以取得预期的引才效益。

国际差异导致的续聘待遇难降。为了吸引海外人才,高校对各类人才计划入选者首聘期的个人薪酬待遇、科研费投入和团队支持条件通常都倾其所能、就高不就低。首聘期结束后,这些人才对条件、待遇的心理预期居高不下,如果不按原来的高标准续聘,就很难留住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客观上,这些海外人才家属在国外的生活成本和生活质量要求较高);如果按照原来的薪酬标准续聘,则会造成学校用人成本越来越大。如何找到合理的、能让人才计划特聘教授们“归队”的办法,是许多西部高校面临的问题之一。

双轨待遇导致“儿子”“女婿”摆不平。西部高校教师工资水平明显低于东部高校,且大部分高校都实行校内原有教师“工资+岗位津贴”分级聘任、引进人才年薪制合同聘任的“双轨”薪酬体系,校内自主培养的优秀人才取得较大的学术成就后,岗位津贴标准仍然难以有序提高(且岗位津贴不能延续到退休收入中),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相比,待遇落差较大,很容易造成自主培养的优秀人才流失,出现所谓的招来了“女婿”气走了“儿子”的怪象。

西部高校人才工作难的成因分析

待遇不设上限是导致人才流动的直接原因。迄今为止,国家并没有对高校教师岗位待遇设置上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之间相同岗位级别的教师待遇差别较大,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年薪标准更是差别悬殊。例如,“杰青”的年薪,东部高校有的达到100万元甚至200万元,而西部高校一般仅为40-60万元;“千人计划”特聘教授的年薪标准4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这些都导致了人才的异常流动。据调查,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均设有大学教师的最高收入标准,且不同地区的收入差别相对较小,客观上降低了大学教师因收入大幅提高而产生流动的主观动机,也减少了大学以经济诱因进行人才不正当竞争的机会,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无论与国际大学比,还是与国内其他知识密集行业比,我国教师群体的平均薪酬待遇相对较低,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待遇更低,客观上驱使教师产生“向钱看”、奔着高待遇而去,致使引才难、稳才更难。

同质化办学是人才竞争白热化的内在原因。当前,我国大学“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一些大学特色不鲜明,办学目标定位模糊,学校组织结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办学理念甚至校风校训等“千校一面”。相当多的学科专业在很多大学“遍地开花”,客观上加剧了相同学科的优秀人才紧缺和恶性竞争。有的教学型大学不满足于教学型,揠苗助长盲目向研究型大学拔高,也不遗余力“掺和”对研究型人才的抢夺,哄抬了人才市场行情,对大学之间人才的异常流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把尺子量不同学科和学校是外部原因。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前,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大学校长的评价,还是大学对人事处长、学院院长的评价,包括国家和社会对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评价,在人才队伍方面实质上还是看带“称号”的人才数量(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四青人才”为关注重点),导致高校竞相争夺本就十分稀缺的带“称号”的人才,在人才计划申报上不惜血本、做足了功夫,“一家有女百家求”,进一步助长了人才的跨地区流动和校际流动,人才引进成本不断攀升。事实上,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学校、不同类型的学科,其发展阶段和建设水平存在差异是正常现象,国家和社会要允许高校根据自身校情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实际需要去引进和培养适用的人才,不能单一地通过带“称号”的人才数量来评价其办学水平。

人才计划各自为政是导致人才盲动的诱因。目前,各高校给予各类人才计划入选者的薪酬水平、科研支持经费、家属安置等待遇和条件都比普通教授高出很多,具有挡不住的诱惑力。但是,国家“千人计划”仅面向海外引才,各级地方政府设立的人才计划仅面向省外引才,各高校设立的人才计划仅面向校外引才,国内外、省内外、校内外教师不能平等竞争这些人才计划(“万人计划”虽然面向国内人才,但竞争非常激烈,且基本集中在少数特别优秀的国内人才)。人才计划的这些申报条件限制,客观上导致国内人才设法出国“镀金”、曲线自赎,省内人才积极到外省申请人才计划,校内人才竞相到外校申报人才计划,成为高层次人才跨地区、跨省区和校际异动的重要诱因。

破解西部高校人才工作难题的思考与探索

大幅提高教师的保障性收入比例。目前,高校教师的收入主要包括工资、岗位津贴、其他津补贴三大部分,其中工资收入比例最低,岗位津贴比例最高,但岗位津贴依据“在岗原则”发放,无法纳入退休待遇。收入分配的保障、激励和调节功能出现了失衡,保障部分比例过低,激励部分比例偏高,调节部分作用微弱,教师被导向“为了生活而挣钱”,而不是“为了学术理想而创新”,导致原创性成果产量低、产率低,劳民伤财,也造成高级知识分子疲于奔命,其平均寿命低于全国人口平均水平,英年早逝、“过劳死”现象时有发生,应该引起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无论是中国要实现大国崛起的中国梦,还是大学要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都亟待下大决心提高教师群体的整体收入水平,特别是要大幅度提高教师保障性收入及其占比,减轻高校教师经济压力,使教师“著书不为稻粱谋”、过上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使全社会回归对教师的尊重,进而吸引更多真正高水平的人才到高校工作。在即将进行的绩效工资改革中,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建议适当对西部高校予以倾斜,同时对青年教师群体给予调节性收入补贴,让他们免于为生计奔忙,静下心来履行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责,产出更多具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

引导各级政府和大学国(境)外引才。目前,我国人才计划多,引进人才愿望非常迫切。从人才总量看,除非开拓国外人才市场,否则国内人才总量并未增加,人才计划实施的结果,势必造成“人才”(部分追名逐利的“人才”不应称为“人才”)的国内频繁盲流、用人成本的无益攀高,而非国内人才总量的快速增加和人才创造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建议国家通过政策引导各级地方政府和高校改变人才计划工作思路,提高中国在国际人才市场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政策、制度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打消国(境)外人才回国或来华工作的后顾之忧,大力从国(境)外引才,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才观贯穿于高校人才工作的始终。

设立西部重大研究专项人才计划。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西部发展的重要性日渐凸显,西部地区有许多重大科学问题亟待深入研究。长期以来,西部高校围绕本地区独特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问题,形成了一大批特色和优势学科,有条件和能力开展这些重大问题的科学研究。建议国家应在评审条件不降低的前提下,在“万人计划”“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杰青”“优青”等人才计划中统一设立“西部重大研究专项人才计划”,设立单独的评审指标,设定一定的年限(建议5年为宜),吸引海外人才、东部地区人才和西部地区人才共同竞争申报。

设立西部地区专项人才调节津贴。吸引和稳定人才在西部工作意义重大而长远。目前很多人才留在西部或来西部工作,并不是因为没有“本事”去东部地区找到工作岗位,很重要的动机之一是照顾年迈的父母(很多人才的父母仍然生活在僻远落后的西部农村),无论是从国家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弘扬孝道的意义上,这些人都应给予褒奖。另外,应该注意到,西部高校的教师,其生活成本并不比东部低(他们教育子女、赡养双方父母等的开支实际比东部地区更大)。建议对于虽未入选人才计划,但长期在西部地区工作的教师和从东部调入西部工作的教师,应给予“西部地区专项人才津贴”。津贴标准与其在西部工作的年限相关,工作时间越长,津贴标准越高,同时将该津贴纳入退休待遇。

建立西部人才支持条件倍增政策。为了能真正吸引海外人才到西部工作,鼓励东部人才到西部高校工作,建议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愿意到西部地区工作的人才计划入选者(指学术评价标准不降低的前提下评选出的人选),给予比东部地区高一倍的政府奖金或科研经费。例如,给予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00万元生活补贴、200-600万元科研经费,给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万元政府奖金、青年学者60万元政府奖金,依次鼓励享受奖励的入选者至少在西部地区工作两个聘期。

尽快建立起人才流动补偿机制。为了有效规约人才市场的不正当竞争,降低西部高校引才风险,建议以国家政策形式做出“刚性”规定,对于通过正常渠道流动的人才,本着“谁引进、谁补偿”的原则,由引人单位、受益地方政府和中介机构等共同支付人才流动补偿费用,补偿范围包括人才培养成本和人才引进成本。前者包括人才本身的价值,人才学历教育、岗位培训、访问进修等费用,后者包括引进时的安家费、购房补贴、科研启动费、实验室建设费、薪酬等。

出台高层次人才年薪指导意见。针对目前国内出现的不同地区、不同高校高层次人才年薪标准悬殊的实际情况,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出台针对各类人才计划入选者年薪标准的指导意见,明确厘定不同地区各类人才的年薪标准及上下浮动范围,引导用人单位在科研投入、平台建设和团队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吸引和支持人才工作。

出台有效措施限制从西部引才。无论国际还是国内,人才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都是难以逆转的趋势,其背后最大的动因是发达地区的高收入、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当前,东部地区特别是北、上、广等地,吸引人才的最主要因素是高收入、子女高考录取分数相对低、晋升机会多等。既然都是公立高校,建议国家在提高西部高校教师待遇(包括其子弟上大学与东部高校子弟享受同等的优惠政策)、缩小与东部高校差距的基础上,出台有效措施限制东部高校到西部地区“挖墙脚”引才,例如在各类人才计划申报材料审查时,严格对申报人工作单位的审查,凡是从西部到东部工作未满五年的,不能申报国家人才计划;西部高校引进的各类人才计划入选者,非学校原因在西部工作不满两个聘期不得调离,否则取消称号并追回奖励,等等。

破解人才工作难题的实践探索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六所部属师范大学之一,作为老牌的师范院校,由于其历史原因,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国际人才市场上还显得较为单薄。因此,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破解人才工作难题。一是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模式,拓宽引才渠道。打破常规,定期组团到海外高校或科研机构招聘;搭建“曲江学者论坛”等校内引才平台,增进了解,建立情感认同,提高引才的精准度;继续采用网媒、纸媒、新媒体等宣传媒介,出品新版招聘宣传片、宣传材料,立体化宣传学校,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人才引进效益,为各类人才计划(工程)储备力量。二是实施“四动”引才工作新机制。学校2014年提出“学校推动、学院主动、典型带动、部门联动”的引才工作新机制,进一步强化了学校主推、学院是引才主体、各部门相互配合的工作理念。三是设立“文科资深教授”“理工科领军人才计划”,设立“优秀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资助计划”“教学终身成就奖和教学团队”“教学名师计划”等,选拔在教学上业绩突出的教师作为表率,引领青年教师潜心教学、教书育人,在教学上作出突出业绩。类似这种人才计划项目,校内还有不少。通过一系列人才计划的实施,截至201612月底,全校共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200余人。四是采用全程精细化申报人才计划方法。近年来,无论国家还是地方人才计划申报工作,学校均安排高层办牵头,集聚各部门的力量,专门地采取精细化、全过程跟踪的工作方式,在严把候选人遴选关的基础上,要求学院首先帮助申报人论证申报材料,保证对本人学术贡献的总结准确、到位,对未来拟开展的科研选题具有前瞻性。截至201612月底,近三年学校共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40余人。

经过一系列的实践性探索,陕西师范大学已经形成了具有师大特色的引才理念和引才方式方法,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白炙化”战争,学校上下齐心、积极面对,迎难而上、勇于挑战,争取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过得好”。(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17年第5期 作者:甘晖)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及面临的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同时又遇到不少矛盾和问题。如何看待和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以及如何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是我们面临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高等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高等教育,其主导思想有:

1.规模发展

规模增长是评价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卓越的教学和科研质量是建立在一定规模基础上的。没有量就没有质。社会发展需要人才,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级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社会现代化的重任。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1983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报告》指出:“为了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奋斗纲领,各条战线和各个地区都深感专门人才缺乏,迫切要求教育先行,为国家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因此,加速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促使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在近期(5年左右)就有计划按比例地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并为今后更大的发展打下基础。”此后,政府不断采取措施,推进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根据当时经济和社会的需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作出了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

政府通过高校扩招,扩大地方和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等多种方式,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全国高校在校学生人数1998年为643万人,2015年达3647万人,增长了5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998年为9.8%,2015年达40.0%;高校专任教师人数1998年为40.72万人,2015年达157.26万人,增长了3倍多。科技文化等均有相应的发展。例如,发表SCI论文数,1987年我国发表SCI论文4880篇,列世界第24位;1997年发表SCI论文16883篇;2011年发表SCI论文136445篇,列世界第6位。

2.分类发展

高等教育发展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社会结构十分复杂,需要多样化的人才。多样性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坚持分类发展、分类指导,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同质化问题的根本途径。

由于“重学轻术”传统及相关政策导向的影响,我国高校都希望向学术型、高层次方向发展。为了推进分类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

第一次分类发展,建立了一批高职院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重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至2015年,共建立了1341所高职院校,学校数和在校生数都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第二次分类发展,提出建设一批应用型大学。20142月,国务院作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战略部署,对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15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颁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对部分本科高校先行有益的探索进行了充分肯定,对部分普通本科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势在必行。

分类发展,还要承认全国各省(区市)之间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支持和鼓励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帮助后发展起来的地区,达到共同提高。各地均充分发挥自己的经济和文化潜力,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3.重点发展重点建设是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步伐,提高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相对集中国家有限财力,调动多方积极性进行重点建设,推进重点发展。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是党和政府一贯的政策。1954105日,当时的高等教育部颁发了《高等教育部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确定6所高校为“全国性重点学校”。此后,陆续确定全国重点高等学校,至1960年达64所,1963年又增设4所,共计68所。“文化大革命”打破了建国后前十七年的高等教育格局,原来的重点高校也失去了建设基础。“文革”后,国家又开始重视高等教育的重点建设。19778月初,邓小平连续两次对重点高校建设作出指示:“要抓一批重点大学。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19782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的通知》,提出了第一批确定的全国重点高校88所,至1979年底,全国共有重点高等学校97所。20世纪90年代起,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和“双一流”建设,取得了好的成效。

211工程”始于1993年,至第三期共有112所高校、1037个重点学科进入。“211工程”以学校整体条件建设为基础,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保障,致力于办好100所左右的重点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水平方面达到了世界水平。

985工程”紧密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选择39所高校,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集成优质资源进行重点建设,争取若干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水平。

2011计划”由“协同创新”而来,围绕国家需要的重大前沿项目,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参与,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申报学校不限于“985”“211”高校。

“双一流”建设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

重点建设,带来重点发展。这些大学由于自身发展,实力增强,在世界大学排名中都有很大进展。重点学科水平迅速提升。至2015年,我国共有24所大学的143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00名;15个学科进入世界前20名:清华9个,北大6个。

4.特色发展计划经济时期,高校按一个模式办学。在政府统一和直接管理下,各高校共 性有余而个性不足,“千校一面”形象地描述了高校缺乏自身办学特色的状况。为适应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高等学校必须特色办学,特色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特色就是水平。

政府倡导办学特色始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指出,“要区别不同地区、科类和学校,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制订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明确要求各类各层次学校都要办出特色。

特色发展的实践始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2002年)中,明确把“办学特色”作为一个项目,并且规定:被专家组认为“没有特色”的学校不能评为良好及以上等级;被专家组认为“特色不鲜明者”不能评为优秀等级。这是从高校评价机制上对特色办学理念的肯定,反映出政府层面对特色办学理念的重视。为了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好的成绩,各个学校都着手总结自己的特色,开始形成特色意识。特色发展由上而下推进,在这一进程中,确有部分学校将其内化为自身办学理念,外化为自身办学行为,逐步创建自己的办学特色,推进了学校的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特色发展推向现代教育、高等教育,提出“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教育”,“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

“双一流”建设十分强调中国特色,指出一流大学要扎根中国大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5.协同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要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建立协同式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协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坚持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协同发展理念是指通过交流合作寻求共识,建立科学合理、均衡发展、包容合作、共存共荣的高等教育强国体系,突出高等教育均衡、公平、普惠、自由与理性的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协同:

利益协同:高校和国家利益共存、风险共担、思想共享;价值认同:高校与公共部门、社会业界在共同的文化价值认同基础上,互动合作、交往共存、资源共享;战略协同:高等教育发展不仅在数量上增长,而且在教育公平基础上实现全面和谐发展,做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组织协同:突出高等教育的巨大包容性,形成知识融合的共同体;文化协同:通过共享、批判、创新,发展人类思想和文化,促进人与社会共同进步。

6.创新发展《教育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传授和创造知识、传播技术方式的重大变革,必然带来教育的革命性变化,因此,创新发展,首先要高度重视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影响。

以信息化带动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建成学习型社会,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的现代化,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加强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利用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立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建设知识开放共享环境,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共享科技教育资源,构建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推进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学文献共享,支持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协同创新。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信息化改变了高等教育活动中信息的生产、采集、存储、管理、传递、应用的方式,带来了远程教育、教育技术、大数据应用、MOOCS、师生教学与社交网络的变革,在信息的公平、共享中改变政府与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将加快推进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

二、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为什么我国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问题很多,多方都不满意?有人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前无古人,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一无是处。高等教育发展遇到了哪些矛盾,产生了哪些问题,如何看待这些矛盾和问题,这是我们高等教育界的研究者、实践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总的来说,有两个方面的根本原因:一是发展必然要付出代价,包括成本性付出、人为因素付出,但我们未能建立有效的代价补偿机制。二是发展中必然会遇到多种矛盾,产生相应的问题,但我们以非此即彼而不是辩证的思维方式来处理。以下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大众化发展进程中的量与质量的增长必然带来质的变化。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核心。与精英教育阶段相比,大众化带来学生、教师、职员人数的大幅增长,高等教育必然面临一场管理革命,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制度,管理思想、机制等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我国的大众化是突变式的,199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8%,2002年即达到了15%,四年时间增加了5.2个百分点。这样带来的矛盾、问题会更多。如同唱卡拉OK,三五个人在唱,秩序井然。现在,一下涌进了二三十个人,有的要唱通俗歌曲,有的要唱京剧,有的要跳舞,马上就乱了。必须进行调整,整顿秩序,否则卡拉OK无法进行。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研究,探索新的教育理念,调整关系,创建与大众化相适应的教学、管理、评价制度等等。但我们的教学管理基本上没有太多改变,跟不上大众化的发展。大众化初期,开展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面对突变式的大众化所采取的非常规举措,在加强师资建设、改善办学条件、重视本科教学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试想,如果没有这次评估,基本的教学工作、秩序都难以保证。诚然,这次评估也存在不少问题,产生了副作用。但对待问题,我们不是从补偿机制上考虑,而是在舆论上一概否定,一棍子打死,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2.发展理念与教育理念的同与异

理念来自于实践,但理念一经形成,对实践又具有先导、激励作用。发展和教育都需要理念指导,发展理念与教育理念很多是相通的。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些理念同样适用于教育。但两者又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在发展中,超常规、跨越式、中部崛起、弯道超车等理念,在某种特殊状况下是可行的,而教育是连续、渐进、非决定性的,我们往往也将超常规、跨越式等理念用于指导教育,致使教育受到损害。如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基础理论教学十分重要,学生只有掌握了本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但我们在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时,却忽视了基础,造成学生基础不牢,后劲不足。教师的成长也有一个过程,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职称的设立,是循序渐进的,有各自的要求,但我们的教师,从助教起,就担负着本应该是讲师、教授担负的教学任务,一旦进入教职,就讲授多门课程,助教制度形同虚设,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教育有自己基本的理念,如学术自由。高校的职能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高校是学术组织,教学、科研具有错综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教师、学生需要高度的学术自由。在学术组织中,创造基本是个体的,自由加求知等于创造,学术活动需要在学术自由中开展。学术自由是学术组织的生命所在。由于种种原因,学术自由仍然停留在口头上和研究者的论文中,难以落到实处。

教育理念要不断创新。杜威指出:“如果用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学生,我们就毁了他们的明天。”时代在发展,教育理念、方法也在发生变化。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对教育本质、方法的深刻把握,十分重要,但我们的探索、领会、实践还远远跟不上。

3.成人的无限目的与适应竞争需要和经济生存等有限目的的重与轻

学校经常会面对大量的具体事情、具体目标,如多如牛毛的各类排名,各种评奖,各种项目;面对各种经济生存的压力,如学科建设、基本设施、教师薪酬、文化建设都需要钱。这些事情往往具体而又紧急,给学校领导造成极大的压力。例如学校排名,如果往后排了,教师不满意,学生不满意,校友不满意,而且可能影响学校的招生,校长可能就坐不住了。为了应对这些紧急事情,实现有限目的,学校领导、教师耗费了大量的精力。

高校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立德树人。但是,学校往往容易忽视这一根本目的。究其原因,主要有:

目的、目标的模糊性。高校培养的人才要走向社会,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而社会需要是发展、变化的。现在不少高校的培养目标高、大、空,比较模糊。

人才培养效果的滞后性。大量事实表明,学校往往以学习成绩衡量学生,但学校认为优秀的学生,在社会上不一定能够大有作为。人才培养效果的检测,往往是滞后的。因而采取何种措施才有利于培养人才,有时难以把握。

学校组织结构松散。学科、专业是高校的基本元素,以学科、专业为基础形成的组织结构,比较松散,有人称之为“有组织无政府”。这种各自为政的状态,也容易导致学校工作远离目的、目标。

人有巨大的潜能,人的发展有无限的可能性,人才培养具有无限的目的。学校理应将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但由于面对竞争需要、经济生存等现实压力,学校往往专注于有限目的,忽视了立德树人的无限目的。

4.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资源配置公平的取与舍

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出发重点投资支持建设若干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十分必要。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不可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来看,都离不开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相对集中财力,重点投资支持一批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十分重要,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各级各类高等学校都要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办出特 色,提高水平,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建校历史不长,办学经验不足,高水平师资短缺,资源的自我创生、转化能力弱,急需政府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政府在资源投入方面,重点建设大学和一般普通高校差距太大,如学校年预算经费最高相差近100倍。现在,地方高校困难重重,发展相对比较缓慢。

政府要在统筹兼顾的原则下,调整政策,兼顾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各级政府在保证战略重点的同时,要加大对各类高等学校的资金投入,并通过调整政策,改革评价制度,以激活学校办学活力,实现资源转化,增加资金来源,提高办学质量。

5.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理念的移与借

国际性是大学与生俱来的特点。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十分必要。我国高等教育起步比较晚,大学才100来年的历史。这100年来,我们从学习日本、德国,到前苏联,现在主要学习美国。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学习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以及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受益匪浅。现在,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我们更应该学习国际先进理念、经验,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这一过程中,简单移植比较多,从自身实践出发,学习、借鉴,创造性地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不够。在这100年的高等教育发展中,照搬国外经验比较多,根据我国的实践,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以及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十分有限。例如,研究型大学来自美国,应用技术型大学来自德国,我们采用比较简单的办法,将两者相加了事,未能形成自己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又如,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是美国和中国高等教育界面对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为了解决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这一高等教育的基本矛盾而分别提出来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我们自己提出的本土的高等教育理念,比通识教育对教育的认识更深入,更根本。在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自己的理念、课程体系、教材、教师队伍,教育部也规定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学分。但我们自己提出的文化素质教育理念,敌不过外来的通识教育理念。

每个国家的国情、政体、经济发展状态、历史文化不同,应在学习的基础上借鉴,而不能照搬。我们要立足中国,形成自己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三、努力推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我们要在充分肯定高等教育发展成绩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改革创新,建设和谐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1.以改革创新推进高等教育发展

面对世界的变化,各个方面都在改变。我国教育虽然有所改革,但变化不大。例如,近100年来,电话、汽车巨变,秧田式的教室没变。过去,人们说,教育要像农业,不能像工业。现在工业也变了,柔性制造,个性化定制,教育仍然没有多大改变。

改革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体制机制变革是关键。

高等教育改革涉及诸多方面,包括改革办学体制,以拓宽资金渠道;改革宏观管理体制,以理顺关系,增强活力;改革投资体制,以强化绩效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改革招生就业体制,以促进教育公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等。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千头万绪。但“多根线不能同时穿过一个针眼”,改革要找到突破口。如高校综合改革可以“管办评”分离为突破口,真正还高校以办学自主权,激发办学活力。教育教学改革可从个性化教育开始,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牵一发而动全身,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建设和谐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不能坐而论道,要找准突破口,着手进行实践。同时,要系统考察、总体设计,着眼于建设和谐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发展面临错综复杂的多种关系,如高等教育与世界,高等教育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高等学校与政府、社会,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内部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教师与学生等等。面对这些关系,要从要素、系统,到体系,综合协调,从我国国情出发,努力创建和谐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理念创新。理念创新,着重体现在以下方面:以学术自由作为高校的宗旨与根基;由单项式发展到协同式发展;从“外部驱动型教育”到“自主能动型教育”;由“集权管理”为主到“分权制衡”;由适应社会到引领社会。

功能再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的功能也相应随之改变。例如,信息技术将推动高校从教学功能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综合功能的转变,个性化的服务功能更为突出;从知识传授、知识创新到知识传授、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的转变;从科学教育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转变。

结构调整。功能的变化,必然引起结构的改变。高等教育结构必然伴随社会经 济结构的改变而改变。宏观高等教育结构,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结构,高等学校的区域分布结构及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都应进行相应的调整。

环境优化。大学已从社会的边缘进入社会的中心,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发展高等教育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全社会都应重视高等教育,以科学的标准评价高等教育,制定和建立相应的政策、制度,支持高等教育发展。

3.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十分重要。文化对教育更具有特殊重要性。人文互动而相益,谓之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人与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雅思贝尔斯认为:“人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成”,“教育的独特使命和价值在于其能够为人的成长提供相应的外部文化环境”。

文化是教育之根。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越是重要的东西,大家越不重视,但最终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例如,空气,对人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长期以来,我们忽视它,以致空气严重污染,造成雾霾,这才引起我们的警醒。文化十分重要,正如杨叔子院士所指出的,“一个国家没有科技,一打就倒;没有人文,不打自倒”。但文化并没有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缺乏文化视野,甚至背离文化要求,已经给教育、人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我国在教育和办学中缺乏文化视野,背离文化要求,主要表现在:在教育目标上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重视成材,忽视成人;重视工具性、知识性、技能性,忽视思想、灵魂、智慧的培育。在教育内容上,重视专业性,忽视通识性;重视知识运用,忽视自由创造;重视科学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在教育形式、手段上,重视显性教育,忽视隐性教育;重视他人教育,忽视自我教育;重视共性教育,忽视个性教育。特别是面对大众文化,网络文化,我们不重视民族经典,忽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后果不堪设想。

忽视文化教育,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对文化及文化自身的特点缺乏认识。

从文化的形态、形成来看,文化有其共同点:

文化是共有的,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文化是学习得来的,不是通过遗传而天生具有的;文化是一种架构,包括各种内隐或外显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系统传递;文化具有清晰的内在结构,有自身的规律;文化既是自己的生存活动,也是前人活动的结果;每个人出生以后,都处在某种文化环境之中,都是在文化中生存并参与文化的创造。

从文化的特点来看:

文化是一种“弥散性”存在。“有而无在”,“无在无不在”,如水中盐,空气。文化是一种有机性的整体存在。有机性整体之间水乳交融,受到情境制约。文化是一种差异性存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组织,有着不同的文化。每个人的天赋不同,经历不同,所处的情境不同,即使是对同一事物、同一过程,人们的感受、体验及赋予它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同的。文化是一种“渗透性”存在。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渗透在人类的一切活动及其成果之中,渗透在人的血脉之中。

因此,我们要以文化自觉的精神,站在文化的高度,遵循文化的特点和规律,运用文化的方式,提高文化育人的有效性。

4.将无限的育人目标具体化

育人是高校的根本目的,要使其落实,必须具体化。否则,敌不过各种各样的有限目标,从而忙于紧急事情而忽视重要事情。

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高、大、空,停留在口号上,在实际运用中,并没有对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产生应有的作用。我们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对人才培养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从而指导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教育理念的具体化:

现在,以学生为中心,仍然停留在口头上,应将其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践行以学生为中心,不能仅仅是教学的局部改变,而是要从教学思想、教学环境、教师发展、教学技术、效果评估、组织管理等方面着手,推进范式的转变。

课程建设的具体化。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学校、教育与科研的结合点,十分重要。学校要将课程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不断研究、创新,确立课程目标,改革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将无限的育人目标具体化:

校长要直接到老师、学生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老师对学生成长影响最大,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

要激励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

(来源:《高等教育研究》2017年第1期 作者:刘献君)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2015年新修订的《高等教育法》再次明确,高等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是中心、是根本,是大学的本质属性,是大学的存在价值。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都聚焦人才培养,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并明确提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凸显了党和政府对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教学水平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凸显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据基础地位,是大学教育的主体组成部分。本科教育质量是大学办学声誉的重要载体。因此,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建设一流大学必须建设一流本科。坚持“本科为本”,是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

纵观国外一流大学,普遍将本科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质量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将培养一流本科生作为学校发展的坚定目标和不懈追求。世纪之交,美国有关机构发布了《本科教育重建——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提出“重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推动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改革。近年来,美国一些研究型大学持续深入推进本科教学改革,斯坦福大学2012年出台了《本科教育研究报告》,开启了新一轮大规模本科教学改革,等等。国外高水平大学对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和做法,对我们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适应新形势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从世界形势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综合国力竞争越发激烈。各国无一例外都将高等教育作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并为保障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做了大量探索和努力。从我国改革发展形势看,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一系列区域、产业发展战略举措;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动力转换、结构调整、方式转变、产业升级任务紧迫。这些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发挥重要的人才支撑作用。从教育对象特点看,90后大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与上一代学生相比有了很大变化,我们以往熟悉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方式、管理手段,迫切需要作出相应调整。

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拥有最好的生源,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支撑和引领未来发展的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的重要使命。这些高校要深入研究新形势新变化,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提出的新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加快改革创新,加快推动人才培养链与国家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大力提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解决我国高水平大学发展中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总体上看,我国还不是高等教育强国,“大而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一些学校包括高水平大学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机制等还不同程度地脱离社会实际、脱离时代发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相对陈旧单一;实验、实习、实训环节相对薄弱;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仍有待增强。

一些高校在办学中“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比较突出,领导对本科教学工作重视不到位、教师投入不到位、优质资源保障不到位。一些高校要特别注意防止三种情况,一是防止只重视学科建设而忽视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侧重于知识体系的继承与创新。专业建设是社会需求与不同学科知识体系的结合,侧重于专门人才的培养。一流学科是一流专业建设、一流人才培养的有利条件,但不等同于一流教学。在“双一流”建设中,要把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相结合,使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专业建设成为有机统一体,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二是防止只重视研究生教育而忽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特点决定了学生与教师以及科研项目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一些高水平大学无论校方还是教师都十分关注研究生教育,但对本科教育却不同,我们不能只重视研究生教育而忽视本科生教育。要看到,一流本科教育是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没有一流本科,也难以实现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三是防止只重视培养少数拔尖人才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与关注个体差异是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和策略,一些高校实施的面向少数学生的改革实验班,集中优质教学资源重点培养,努力使他们当中成才率、成“大才”率高,这十分必要。但同时,要将实验班先行先试的教学改革成功经验进行推广,使教学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学生。这也是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流本科、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要着力深化教学改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水平大学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精神,紧紧围绕实现更高质量高等教育这一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个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各校的情况不同,改革的重点也各不相同,但有几项任务是共同的。

更新教育理念。目前,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最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差距。结合我国新时期大学的使命和世界高水平大学的改革趋势,我们需要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本,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更加注重创新性,加强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能力;更加注重实践性,加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加注重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尊重多元文化、跨文化交流能力;更加注重选择性,因材施教,为学生创造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学习体验;更加注重适应性,培养学生在未来学习新知识、适应新环境、解决新问题的各项能力;等等。总体而言,大学的教育教学理念要体现国家社会需求,体现时代精神,体现不同学校办学定位,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改革理念不仅是改革设计者的,更重要的是成为广大师生的共同理念和实践探索。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前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中之重和突破口。目前各高校积极行动,改革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总体看,还在起步和推进阶段,一些高校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有偏差、与专业结合不紧密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应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全体教师参与,贯穿到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教学全过程。通过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素质。应着力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改革,重新修订、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学校的各类课程包括通识课、专业课都应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的教育资源,与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共同构成完整有机的课程体系。应着力于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鼓励教师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这是高水平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最大优势,要充分发挥好这个优势。应开展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教学,改革单纯知识考核、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的简单做法。着力于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转换和支持休学创新创业的制度,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高校要根据国家发展需求、科技发展趋势,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学科专业优势,制定好学科专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积极设置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领域急需的相关专业。高水平大学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质量急需人才的重任,要结合实际,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发展需要,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对传统学科专业进行更新升级,努力适应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寻求新的学科专业建设方向,不断提高传统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完善开放办学协同育人机制。学校与社会实务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是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制度创新。我们要着力完善这个机制,把更多的优质社会资源聚集、转化为教学资源。着力与行业企业共同推进全流程协同育人,争取用人部门自始至终参与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贴近行业和产业发展需求。着力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建共享的协同育人实践基地。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进一步探索多种形式的与行业企业共建实践基地,促进政产学研深度结合,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能力。着力加强综合实训中心建设。整合校内资源,建设功能集约、资源共享、运行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着力建立健全高校教师与实务部门专家双向交流机制。一方面,积极吸引更多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聘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另一方面,积极支持教师获得校外工作、研究、实践经历,特别是支持实践教学教师和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提升国际交流合作能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高水平大学师生和教学资源的跨国流动已成常态,要进一步提高水平。在人才培养标准上,一些学科专业要积极稳步推进国际实质等效标准,促使我国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水平。还要看到,一批世界高水平大学在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高校要认真研究和科学借鉴,结合国情和校情探索这些国际经验的本土化实践。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高水平大学要主动适应,积极引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大趋势。当前,主要有三项重要任务:一是建设课程。学校要积极组织、鼓励和指导支持教师发挥教学、科研优势,建设优质在线开放课程,使更多学生共享名师名课,也让更多中国优质课程走向世界。二是加强应用。积极探索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多种形式的应用,积极探索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深化教学改革。三是创建制度。要积极探索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和学分互认等配套管理制度。

深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大学承担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十二五”期间,有19所高校在数、理、化、生、计算机等领域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建立了拔尖人才培养试验区。“十三五”期间,要继续实施好基础学科“拔尖计划”,改革、完善选拔培养机制,吸引优秀学生投身基础科学学习、研究。各校都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茁壮成长。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拔尖计划”的示范引领作用,领跑学校整体教学改革,促进整体教学水平提升。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要狠抓工作落实

做好顶层整体设计。当前,高校正在修改完善“十三五”规划、制订“双一流”建设方案,都要把加强一流本科、深化教学改革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其中,提出明确的目标、政策和举措,整体推进,配套实施。

落实主体责任。要进一步明确,高校主要领导是本科教学工作的责任主体。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要定期研究部署本科教学工作,积极、务实、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一是支持优秀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教学。教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识和通则。必须非常明确,高校教师“老师”是第一身份、人才培养是第一要务、“上好课”是第一责任;要进一步改进完善教师评聘、奖励、考核、监督等机制,积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淡泊名利、潜心治学、追求卓越。特别要重视引导一流教师为本科生上课,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千人计划等高端人才都要站上本科讲台,不但开研讨课、举办讲座,还要为本科生完整讲授基础课和专业课。二是对于院系和教师开展教学改革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大学的校领导们其实还是拥有大量可支配、可利用的资源,关键看是否足够重视,是否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己任。三是一流资源要配置给本科教学,除了确保本科教育所需经费,还要努力聚集更多优质资源,使学校一流学科、一流科研、一流成果转化为一流的本科教学。

建立学校教学质量自我评估机制和质量文化。要努力建立、完善学生、教师、管理者和社会用人单位等多角度评价教学质量的制度;建立通过自我评估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机制;建立教师、学生、管理者把促进质量提升作为共同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的质量文化。

(此文摘自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201656日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厦门大学联合主办的“一流大学本科教学建设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高校动态★

北京大学有个“教授茶座”

 

“真没想到,林校长还有过这些戏剧性的经历!”20名学生围坐,2个小时与校长一起品茗谈人生的经历,让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14级本科生聂宁在此后的日子里,面对那些小挫折与不如意,总能想起当天校长林建华的娓娓道来,总会提醒自己少抱怨多努力。

大学师生间的对话,如何能更好拉近彼此距离?北大学工部主办的“教授茶座”试图打开的,就是师生心灵对话的这扇窗。

“不谈学术,只谈人生”是“教授茶座”秉承的主旨,“与大师对话”是“教授茶座”始终固守的形式。以20143月底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与20名学生畅谈学习和成长的话题为开端,迄今已有包括院士和长江学者在内的62位知名教授来到“教授茶座”,主动报名参与的学生达1159人次。

“大学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一个能引领学生从一片茫然走进学术传统的引导者和激发者。如果只是单纯的理论传输,就等于把教师跟一部词典、一本书等同看待了。”聂宁颇有感触地说。

在与通过微信平台报名的18名学生促膝长谈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大人口研究所所长郑晓瑛亲身体验了“教授茶座”的与众不同,她非常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决定。郑晓瑛坦言,在大学里,本科生在通识教育阶段与老师的思想交集少,研究生阶段又更多专注对科研问题的探讨,同样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教授们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成长感悟。

受邀参加茶座活动的教授,均在各领域颇有建树。当这些知名学者不再遥不可及,走下了讲台、迈出了实验室,与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时,心与心的碰撞便水到渠成。

“教授茶座”启动之初,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周力平就敏锐地观察到这一新事物。所以当学工部的邀约来临,即使正在为为期两个月的印度洋科考做紧张准备,周力平还是欣然应允并确定交流主题。“‘教授茶座’实际上是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与老师探讨各种问题的机会,是对更加有效地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新模式的一种探索。”周力平说。

如今,教授们在茶座上的经典阐述和精彩话语被编辑成一期期的“微语录”,依托微信平台,在学生中间传递着正能量。统计显示,62期茶座的教授“微语录”总阅读量91147次,分享转发7898次。在“教授茶座”的辐射带动下,北大已有近1/3的院系陆续推出类似的促进师生谈心交流的项目。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01-17 作者:柴葳)

 

南开大学向社会“招标”选修课

 

“我们的老师是股权投资公司的副总裁……”“‘泥人张’传人正教我们捏泥人……”“相声演员上讲台,课堂气氛果然很high……”从220日开始,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二周,南开大学的本科生发现他们选修的通识课有了新变化:新的老师、新的授课方式、新的课堂体验。

这些新变化源于2016年底南开大学的一项教改举措:首次面向全社会开放本科生讲台,采取“招标”形式,新建一批通识选修课优质课程,同时辅之以“多人拼课”“小班教学”“弹性课时”等一系列配套措施,让公选课堂真正“活起来”。

改变选修课的教学生态

大学开设通识选修课旨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多元兴趣、提升综合素质。然而,优质课程占比不高、课程通识程度不够、动手实践机会较少等问题,使得这类课程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0161118日,南开大学发布《关于招标征集部分通识选修课程的通知》,面向社会“招标”课程。南开大学教务处处长杨光明说:“为了打造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模式新颖的优质课程,我们就要大胆创新,开放讲台引入社会资源。”在该校确定的首轮“招标”课程中,包括艺术实践、经济管理、科技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人文社科、外语5大类16个小类。对于课程申请人的资格则“不限职称”,一旦通过考核,即颁发“南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特聘教师”聘书。

为鼓励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流向公选课堂,南开大学在“授课模式”方面也鼓励创新:可多人组合授课,还实行“弹性”课时,既可以整学期上课,也可以提高周课时数,压缩课程时间。为了实现从“分数导向”转变为“兴趣导向”,“招标课”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不以考卷定成绩。“我们努力使‘招标课’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突破点。所以,鼓励‘招标课’大胆革新,最终目的是提升课程吸引力和授课效果,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杨光明说。

这份改变选修课教学生态的特殊“招标”公告一经发布,就吸引了社会普遍关注。征集截止时,该校教务处共收到49门课程的申报材料,其中非本校教师申报的课程就有25门。经过层层选拔、审核,其中16门获准开设。

“中标”课程的校外任课教师有的来自投资业绩卓越的管理公司、文化传播公司等校友企业,有的是颇负盛名的天津非遗传人,有的来自校外职业培训机构、兄弟高校、合作办学的科研单位。6门语言文化课程的授课教师团组,则是来自获得孔子学院奖学金和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外国留学生。

“招标课”老师各显神通

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招标课”的老师们各显神通。

语言文化类课程多是互动翻转的“导游型”。孔子学院的优秀留学生担纲教师,地道的外语和流利的中文自如切换,以语言为中心,以文化为背景,像导游一样带领学生感受异国风情。“我还想带着我的学生一起做墨西哥的美食,他们一定很开心!”《西班牙语入门》授课老师、墨西哥姑娘姚紫兰说,每当看到学生反馈说如何喜欢这门课,她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重视动手能力是很多来自社会“投标者”的共性。胡晓鲁是韦尔为科技公司的高级经济师,也是南开大学2001级的校友。她中标了“三维虚拟仿真场景制作”课程。“VR技术可以与许多传统产业衔接,创造无限可能。大学生们了解、掌握这门新技术,对于未来的就业创业实践、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都有好处。”她告诉记者,她的课程将会有一半的课时让学生动手创作。

有些课程不仅让学生课上有了兴趣,也激发了课下学习的热情。

《评书、相声鉴赏与实践》这门原本“捡漏”选上的课,却给了商学院赵颖珊同学意想不到的惊喜:“从没想过可以在课堂上直接欣赏到精彩的表演,还可以近距离与表演者接触。我赚到了!”主讲这门课的教师是高校相声艺术团的青年优秀演员张放。“张老师艺术修养深厚,在活跃的互动氛围下,课堂上看手机、走神儿打盹儿的现象一点儿都不见了……这样的教学效果真是令人欣慰!”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教师鲍震培感慨道。

作为南开大学推进通识选修课建设与改革的尝试,面向社会的课程“招标”今后还将继续。“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创新课程建设模式,打造出一批学生真心喜爱、踊跃选修的品牌课程,从而引领通识选修课改革,实现其应有的教学和育人效果。”杨光明对此很有信心。

(来源:《光明日报》2017-02-25日 作者:陈建强)

安徽大学多途径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改革教育模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创新思维——创新实验——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阶梯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鼓励全体教师开展就业与创业科研工作,安排教师参加大学生KAB创业导师培训。发掘校友资源,引进和聘请校外专家,共同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创新成果转化和创业项目孵化等指导工作,形成具有特色的创业导师机制。

搭建多个平台,优化创新创业服务。投入数百万元资金,设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组建以专家教授为带头人的创业教育团队,组织大学生创业特训营,开展创业训练。借助科技园资源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与太湖、舒城等10个县市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创新基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资金和优惠政策,扶持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开展实践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建设11个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室、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借助创新创业讲堂、创业者沙龙、挑战杯科技竞赛项目等各类载体,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实践。设立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对学生进行各级各类项目的系统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每年约有2000名学生参与。

(来源:安徽省教育厅 2017-04-06

时事要闻★

 

2017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

 

3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李克强在报告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时为高等教育划出重点。对照214日发布的《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来看,二者在高等教育相关表述上相辅相成,这些关键词绘制出一份2017高等教育计划表

关键词:教师队伍

《报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点》:第31条提出: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启动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研制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及认证办法,全面强化三字一话等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建立完善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及高校教师国培计划体系,推进培训学分管理,提高培训实效。着力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鼓励各地提高生活补助标准,扩大实施范围,特岗计划向村小和教学点倾斜,研制加强乡村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全面启用教师管理信息系统。

关键词:“双一流”

《报告》: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要点》:第17条提出:组织实施好双一流建设,设立建设专家委员会,提出建设高校、学科遴选认定标准、程序和范围,组织建设高校编制建设方案,建立信息公开公示网络平台。

关键词:高校招生

《报告》: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

《要点》:第27条提出:研究制订关于推进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管理改革工作的意见,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确保2017年高考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缩小至4个百分点,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

关键词:就业创业

《报告》:今年高校毕业生79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要实施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等计划,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

《要点》:第30条提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全面启动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大力开拓城乡基层就业空间,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就业。继续组织实施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教师特岗计划等中央基层就业项目,进一步向重点领域输送高校毕业生。深入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推动各地各高校完善细化创新创业各项优惠政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

《报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要点》:第16条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印发实施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明确十三五时期改革发展的思路、任务和举措。启动第二批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修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等,健全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动态更新机制。举办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完善以赛促教学改革机制。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

《报告》:制定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

《要点》:第6条提出:研制发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

(来源: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

进一步规范学位授权审核标准和程序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规范学位授权审核的标准和程序。

《办法》指出,放权部分学位授予单位开展自主审核,每年可自主新增学位点,探索设置新兴交叉学科学位点;同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教育资源配置不足、师资支撑有困难的单位,不再接受新增学位授权申请。

建立常态化授权审核机制

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先后组织开展了11批学位授权审核、1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位授权审核和多次专业学位授权审核,建立了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制度。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不断深入,依法治教、依法行政、规范行政审批的要求不断加强,制定学位授权审核办法、规范审核标准和程序愈发迫切。

此次《办法》加强了对授权审核制度的整体设计,建立了常态化的授权审核机制:

——将学位授权分为新增学位授权审核和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两部分。其中,新增学位授权审核侧重于增量结构调整,每3年实施一次;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侧重于存量结构优化,每年开展一次。

——明确授权审核范围,新增单位原则上只在普通高等学校范围内进行,新增学位点原则上不接受已转制为企业的学位授予单位的新增申请。

——从严控制新增学位授予单位数量和增长速度,强调授权审核与结构优化、研究生培养和资源配置的衔接。

——对有生师比高于国家标准、研究生奖助经费落实不到位、学术规范教育缺失等六类问题的单位,暂停新增学位点。

坚持“服务需求、提高质量”

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经过30余年的建设,我国已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402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730个,基本建立了覆盖各地区、学科门类齐全、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的学位授权体系。因此,“服务需求、提高质量”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迈入新的历史阶段后改革发展的主线。

《办法》以优化学科结构为重点,突出按需授权,引导学位授予单位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主动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特色和优势。

一方面,突出质量标准在授权审核中的主导作用。《办法》改变了过去分配数量指标的做法,提高授权审核的准入门槛,按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博士硕士学位点和自主审核单位三类分别制定了更加细化、水平要求更高的申请基本条件。

另一方面,突出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导向。《办法》提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新增硕士学位点以专业学位点为主;同时,对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落实中央重大决策、保证国家安全具有特殊意义或属于填补全国学科领域空白的普通高等学校和学科,可适度放宽申请基本条件。

扩大省级统筹和高校自主权

为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办法》确立了以省级学位委员会为主的审核模式。审核重心逐步下移到各地区,各省级学位委员会负责规划本区域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点的发展与建设,组织实施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点的初审,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点的审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工作重点则转移到授权审核政策和条件的制定,以及授权审核结果的批准。

为进一步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办法》放权部分学位授予单位自主开展新增博士硕士学位点评审,每年可自主新增学位点,同时可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设置新兴交叉学科学位点。同时,对这部分单位提出更加严格的制约措施,要求其学位点审核标准必须高于国家规定的申请基本条件,新增点6年内必须达到相应水平,不能突破质量底线。

此外,《办法》明确加大对授权审核的监管处罚力度。新增学位点3年后必须接受评估,评估不合格的点5年内不得申请增列;对材料弄虚作假、违反纪律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来源:《光明日报》2017-03-31 作者:柴如瑾)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启用

首次完成各级各类教师“大数据”采集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日前全面建成,首次完成了各级各类教师全面信息的采集工作,建立了全国教师基础信息库。该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教师队伍建设进入到信息化管理的新阶段。

据介绍,建设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是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教师规模庞大、类别多样、分布广泛,工作环节多,治理难度很大。传统手段难以实现对教师队伍的科学、精准、有效管理,必须要变革教师管理方式。为此,教育部2014年启动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为确保该系统建设的科学性和适用性,经过充分论证,将“两级建设、五级应用,分级管理、属地运行,统一规划、地方定制,及时更新、深度应用”确定为总体思路。教育部负责建设国家级教师系统,各省建立省级教师系统,两级系统互联互通,面向中央、省、市、县、校等五级用户,提供服务。

新建成的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教师信息指标体系,根据各级各类教师队伍特点,系统梳理各地相关指标,研制出中小学、幼儿园、中职、高职、高校和特教等7套教师指标体系。国家统一规定核心指标,各省制定本省特色指标。此外,教育部先后完成培训学分、教师变动和教师交流轮岗管理系统开发工作。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后,通过与相关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互通、衔接,将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管理信息化体系;通过高效采集、定期更新、有效整合教师信息,将形成教师队伍大数据,大数据分析将为教师工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提升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教师系统与教师培养、教师培训、教师资源配置、教师管理评价等核心工作的深度融合,将逐步重构教师管理方式、再造教师管理流程,推进管理精细化、治理精准化,实现教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据介绍,2016年,教育部开始在全国部署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举办专题培训班,为各省培训200多名骨干,建立专门工作队伍。各地分级成立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逐级开展人员培训,累计培训市、县、校50万名管理者,自下而上扎实开展信息填报与审核工作,记录教师学习工作经历、职称与岗位聘任、教育教学、培训研修等信息,建成了全国教师基础信息库。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03-27 作者:张晨)

 

★国际视野★

 

 

“再平衡”:当前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动态

 

当前,英国政府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对于英国继续在全球高等教育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具有深远影响,也深刻影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格局,其中许多措施及其实施状况值得我们持续跟踪研究和借鉴。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如何立足本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平衡”好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构建起更好地适应新的发展环境的高等教育发展“生态系统”,持续巩固其全球领先地位是当前英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基调。具体来看,有以下四个动态值得持续关注。

1.平衡“发展”与“公平”的关系:更加强调教育公平

自撒切尔政府开始,英国一直将提高大学入学率作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政策方向。特别是自1992年开始实施大学扩招政策以来,英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快速提高。《白皮书》明确指出“在1990年,只有19%的年轻人上大学,到了2013年几乎增加到了40%—这其中弱势群体背景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但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入学率快速提高,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也越来越引起英国社会的关注。《白皮书》明确指出:“虽然高等教育仍然是可以带来广泛社会效益的良好的财政和个人投资,但是我们的大学系统要实现其作为社会流动引擎、经济增长动力和文化繁荣的基石的潜能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进入大学的道路仍然不平坦,来自最弱势背景的年轻人进入大学的可能性和来自最有优势的相比要低2.4倍。”

也正因为如此,《白皮书》也将公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促进“社会流动性”作为未来英国高等教育改革战略重点之一,明确提出“我们将要求学生办公室(即将成立的高等教育监管机构—译者注)对弱势群体学生整个人生的公平机会承担责任,而不仅仅是入学机会”“我们将要求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UCAS)咨询高等教育部门在招生过程中使用匿名程序的可行性。这项程序将会减少潜在的不公平和不平等。完成相关的证据收集过程之后,UCAS将正式建议高等教育部门支持这一政策目标”。

简言之,促进教育发展、提升高等教育普及率是提升教育公平的必要条件,但却不是提升教育公平的充分条件。近二十多年来,英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教育机会的总体迅速扩张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其中教育公平性受到忽视是主要问题之一,而这也促使英国政府采取措施更好地来平衡“高等教育发展”与“高等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

2.平衡“研究”和“教学”的关系:更加重视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英国高校整体实力在全球的领先地位与其长期重视高校科研工作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现有的各类世界大学排行榜都将研究成果及其发表状况作为重要的指标,因而无形中促使英国政府和高校都将科研工作置于学校发展的优先地位。

以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为例,为了提升英国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建设,2007年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就正式启动“研究卓越框架”(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简称REF),将英国高校从该机构获得的经费状况与其参与 REF 评估的表现“证据”(evidence)密切结合起来,使高校科研经费分配更具竞争性和明确的质量标准。该评估面向英国的全部高等教育机构,采取同行评估和专家评估结合的方法,高等教育机构可以自主决定参加与否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已有的科研成果参加评估(按照A医学,健康和生物科学;B物理学,数学,计算,工程学;C社会科学;D艺术和人文学科四大类学科从科研质量、影响力、环境三个层面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每项参加评估的科研成果最终被分为四级五类,即国内认可(recognized nationally)、国际认可(recognized internationally)、国际优秀(internationally excellent)、世界领先(world leading)、无等级。最终,HEFCE会根据一定的加权标准评估各高校的总体表现状况,并对所有高校进行排名并确定相关的经费拨付。REF评估对英国各高校的办学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促使各高校更加重视自身科研能力建设。但是,这种政策状况也导致了另外一些间接负面后果,即学校和学生对于大学教学质量的忽视、有些以教学为主的高校不被认可。课程僵化、创新不足,学生、用人单位满意度不高,毕业生就业技能不足,学非所用等问题日益突出。

也正因为如此,当前英国政府也日益重视高校教学水平的提高,认为对于高水平大学来说教学质量与研究水平同样重要,因此他们借鉴REF评估的经验和做法,准备推出“教学卓越框架”(Teaching Excellence Framework,简称TEF),将学生满意度、学生保留率、毕业生就业状况等作为评价学校的重要指标。英国政府在《白皮书》中正式宣布了这一改革举措,强调“这将是第一次把大学的资助与教学质量联系起来,而不是简单地与学生的数量(这是长期以来研究资助依据的原则之一);并且鼓励大学专注于帮助学生就业”。目前TEF评估仍在做技术咨询工作,尚未正式公布,但其关注学生满意度、就业前景等倾向仍然值得我们密切跟踪和学习借鉴。

3.平衡“请进来”与“走出去”关系:更加全面均衡地推动教育国际化

教育国际化是21世纪以来英国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过去十多年间,英国高等教育最主要的变化之一就是体现在国际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当前,英国高校吸引了将近43万国际学生,是为英国经济创收的主要部门之一。特别是英国商务、创新和技能部在20138月还专门启动了新的国际教育战略,鼓励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学生到英国留学,计划5年之内,争取来英留学人数增长15%-20%,新增人数达到9万人。为了确保国际教育战略的顺利实施,英国政府还新成立了国际教育委员会(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uncil),其主要职责包括:作为英国国际教育战略的拥护者和支持者;加强务实的领导、协调和战略方向的引领;确保包括产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的有效沟通和参与。

英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根据英国大学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2014-2015年度在英国的国际学生中,来自欧盟的国际学生达到124,575人,占国际学生总体的28.5%;来自中国的国际学生达到89,540人,占全英国际学生总体的20.5%;来自印度的国际学生达到18,320人,占全英国际学生总体的4.2%;来自亚洲其他(除中国以外)地区的国际学生达到84,460人,占国际学生总体的19.3%;来自非洲的国际学生达到35,070人,占国际学生总体的8%来自北美和南美地区的国际学生分别达到27,6105,995人,分别占国际学生总体的6.3%1.4%

但是,英国在国际学生流动方面存在严重失衡,对照来看的话,国际学生来到英国留学的规模远远超过了英国本土学生到国外留学的规模。为了缩小学生流动性方面存在的差距,英国政府于2013年推出了“送出去”计划,以增加英国学生的全球视野和竞争力。与此相一致,2013年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也启动“英国未来计划”项目(Generation UK),计划于2020 年前促成八万名英国学生来中国学习和实习,增进中英两国及人民之间的信任、理解与互利关系。

同时,面对海外学生对英国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英国政府和高校还积极发展支持跨国教育(Transnational Education),在不同国家推广英国的课程教学内容,使外国学生能在自己的国家就可以享受英国的教育,包括:支持新建学校和经营多年的学校到海外办学;推动英语的海外培训;为海外的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确定质量框架;与主要的合作伙伴国家达成资格互认;在贸易谈判中强化教育服务等。以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为例,就紧密结合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明确将“网络教育国际化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之一,提出了“加入世界班级”(Join the World Class)、“学习无处不在、价值无处不在”(studied anywherevalued everywhere)的理念,并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设立了专门的项目推进相关战略的实施。该项目甚至在中国大陆也有将近300多位学生,并与一所中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4.平衡“政府管理”与“大学自治”的关系:构建更有效率的高等教育发展体制

英国高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异,很大程度体现在高校自身领导能力方面的差异。也因为如此,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对于学校领导能力的建设,包括重视办学特色和使命、愿景的凝练;重视学校未来发展战略的研制;重视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建设;重视高校管理团队专业化发展等。简言之,各个高校对于自身的功能定位非常清晰,办学行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很强。

这种“以需求为导向、以学校为主体”的发展格局,除了长期的“自治”文化传统使然之外,也与英国政府近年来坚持的“市场中心主义”的高教改革方向有关。以2011年英国政府公布的高等教育改革新的白皮书—《高等教育:把学生置于体系中心》(Higher EducationStudents at the Heart of the System)为例,就明确提出要把学生置于消费者中心地位,建立物有所值的高等教育,赋予教育行为主体(学生、高等教育机构、教育监管部门)市场职能,将整个高等教育从精神中心的“象牙塔”推向市场中心的“市场化”。特别是自英国政府同意高等教育机构从2012-2013年起将学费的最高标准从每年3375英镑提高到6000英镑-9000英镑之后,学生转变为教育的消费者、教育机构成为教育服务提供者的格局进一步形成,“为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提供充分、公开的高等教育信息”,以及“增进学生体验,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更是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作者:桑锦龙)

 

特朗普的高等教育政策主张

 

2016119日,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的消息令全世界感到震惊。特朗普的个人教育背景如何?竞选期间的高等教育政纲是什么?特朗普上台后可能对高等教育产生什么影响?学界对此次大选暴露出的高等教育问题如何反思?计划采取什么应对策略?本文根据近期西方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对这些问题做初步的分析探讨,以期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和反思。

一、特朗普的个人教育背景

特朗普的大学教育背景是:先在福特汉姆大学上学,后通过地产富商家庭的关系转学到常青藤大学之一的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并在1968年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他认为高等教育是实现人生目标的手段。他说:“大学学位并不证明什么,但是与我做生意的很多人很看重它,认为这很有面子。”

除了津津乐道他毕业于常青藤学院之外,特朗普还夸耀他曾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叔叔是天才,以此证明他有天才的血液,聪明绝顶。不过在竞选时,特朗普却时常宣称:“我喜欢受教育不多的人。”这种言论显然既不表现出对学习的热情,也不急于让社会充满受到良好教育的人。

特朗普与高等教育的关系还有特朗普大学值得提一下。他曾在2005年创办过一个营利性“学院”。2010年纽约州教育局曾去函要求其停止自称大学,因为它既不授予学位也没有资格认证(后来改名“特朗普企业家计划”)。2013年纽约检察官起诉该机构对课程做虚假宣传,也有学生起诉它以传授发财“秘籍”为名骗钱。特朗普当选总统后赶紧了结此事。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0161119日的报道,特朗普答应支付2500万美元彻底解决针对特朗普大学的三项指控,这样他就无需以当选总统的身份出庭应讯了。

二、特朗普的高等教育政策主张

最近,特朗普当选总统在学术界、在民众间都引起了广泛的议论,这让我感到惊讶。是互联网的功劳,还是事件本身的特异性,一时难判断。我更关心的是,特朗普当选总统会对美国高等教育乃至世界高等教育产生什么影响。教育不是特朗普关注的重点,无论是在选举期间还是在当选后组建内阁之时。本节从特朗普竞选期间有关教育的论述和当选后组建内阁的人选简要论述其主要政策主张和走向,涉及废除教育部、减免学费、收紧移民政策、大学问责、政治正确、教育市场化及营利性职业教育等。

(一)竞选期间的教育政纲

1.废除教育部

特朗普没有从政经验,他似乎对谈论政策不感兴趣。他有关教育的论述中最惊人的说法是撤销教育部。但这种说法刚一说出就遭到人们的质疑。记者基娅·古尼认为特朗普压缩甚至彻底撤销教育部不过是说说而已,就公立学校来说,联邦政府和总统能做的事很有限,因为90%以上的资金是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提供的。特朗普后来提名教育部长的事实就已经证明教育部不会被废除,但教育部的改组势在必行。在竞选期间,特朗普团队政策主任爱荷华州私立学院经济学教授萨姆·克劳维斯在接受采访中就指出:特朗普在考虑将教育部民权办公室(OCR)划归司法部。该机构被指控私设法庭,无端加剧对校园“强奸文化”的恐慌,里面没有司法背景的老师却来判定学生是否犯有性攻击罪行。这个观点得到《高等教育记事》记者罗宾·威尔逊的赞同,他引用保守派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EI)教育政策研究部主任弗雷德里克·海斯的预测,即特朗普政府将调整教育部民权办公室的角色,将其降级或使其处于更不显眼的位置。在奥马巴政府时期,教育部民权办公室要求学校当局打击校园性不端行为。如若不遵从规定,联邦政府将介入调查,并可能导致丧失联邦资金支持的后果。特朗普政府可能不仅搁置这些调查,并将性攻击案件转交给司法部门处理。

2.减免学费

全国学生经济援助管理者协会(NASFAA)曾详细对比了民主党和共和党有关大学学费方面的主张。

萨姆·克劳维斯对特朗普学费政策的总结是,反对希拉里的免债务上大学和桑德斯的免费上大学建议,联邦学生贷款体系应由私人银行负责,以市场规律运作,政府不参与。学校和学生分担风险,学校和银行在学生选择专业方面有权介入。若是名牌大学,学生选什么专业都行;但其他院校则要考虑就业压力。

约翰·威廉·波普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乔治·里夫并不认同其合理性。他说共和党鼓吹私立机构参与学生贷款。依照自由市场模式,学校和学生分担贷款风险,政府不应该从学生贷款中牟利。但事实上学生贷款利率很低,且违约率很高,政府并不能牟利。若政府不参与,纳税人就需要承受很多不良贷款的损失。另外大学学费问题主要是学生平均债务高达27000美元,且一半以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就业不足。共和党的解决办法并不保证高质量甚至一般质量的教育。很多学生花费联邦资助在认证机构学习,却什么也没有学到。

旧金山大学教务长唐纳德·海勒担心特朗普上台将导致穷学生上不起学。学生贷款源于1965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案,最初是银行提供资本,联邦政府担保,后来是银行和联邦政府贷款同时并存,奥巴马时期全部由联邦政府提供贷款,即为中低收入家庭孩子提供助学贷款的联邦佩尔奖学金项目。2010年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联邦政府每年可节约100亿美元。这笔钱本来能够进入佩尔贷款项目,以贷款补贴和费用的形式进入银行而不是作为银行利润。若按照特朗普的自由市场建议回归银行贷款体制,佩尔贷款资金将减少,穷人孩子贷款将变得更困难。特朗普竞选团队政策主任萨姆·克劳维斯说用两种方式改善联邦学生贷款:(1)激发大学招收优秀学生和毕业后能还款的学生;(2)联邦贷款回归奥巴马政府之前的私人贷款而非联邦政府的方式。这听起来很好,但很难实施。大学能预测谁能成功毕业找到好工作吗?本科生多数都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结果可能是学校避免招收弱势家庭的孩子或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这将加剧本就存在的大学间录取率和毕业率方面的差距,加剧不同族群之间收入不平等状况,同时导致就业前景不好的文科教育进一步恶化。

威斯康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海迪·莫里森对文科前景更加悲观。她说,文科专业贷款在特朗普的市场学生贷款体系中受到限制,而银行和学校认定在毕业后可能找到高收入工作的专业贷款将陷入不受限制。很多人担忧特朗普可能拆除公立大学,解散文科院系。过去几年,支持特朗普的威斯康星州州长司各特·沃克(Scott Walker)砍掉了2.5亿美元高等教育资金,废除了终身教职保护措施。

除了人文学科之外,科技领域也认为特朗普上台对大学是坏消息,其科研资金水平可能面临严峻风险。哈佛学生报纸《哈佛红》报道,哈佛和其他研究型大学要通过加倍努力获得非联邦资金支持来抵消特朗普减少联邦资金支持的计划,以确保反科学的总统不会对美国科研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高等教育记事》引用特朗普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集会演讲中的话,“采取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联邦管理开支降低办学成本,从而降低学费让学生受益”,指出迫使大学降低办学成本的工具之一是重新考虑那些享有巨额捐款的大学是否继续保留免税待遇。但有人对此说法不以为然。负责教育新闻的记者杰夫·卡森在文章中指出,减少联邦管理并不能解决预算缺口15%的问题。特朗普的观点并没有涉及学费最近几十年飞涨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减少了对高等教育的资金支持,但是在共和党掌控白宫和国会两院的情况下,教育界领袖并不指望政府加大支持教育的力度,教育资金能维持零增长就不错了。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LSU)校长金·亚历山大也认为关键是确保承受得起的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公立大学协会(APLU)和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AASCU)都认为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合作是首要选择。虽然公立大学的学生占全国学生的75%,但它们从各自州政府获得的资金仍然维持在1966年的课征效率水平。研究显示2001-2011年间公立大学80%的学费增加是州政府教育经费减少的直接结果。按当今的减少趋势,州政府在2027年将不再资助高等教育。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合作恐怕是维持高等教育能够让学生上得起的必然选择。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报道,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罗纳德·丹尼尔斯对“美国公立大学得到的州政府支持仅占总预算的10%深感担忧。他认为大学每年都为预算增加辩护的做法是“耗费时间,制造不稳定和破坏长期规划”,建议州政府实行多年度大学拨款,给大学“更加明确的”公共目标。

3.收紧移民政策

澳大利亚肯特研究院的安德鲁·凯利认为,特朗普的限制移民政策和重新协商贸易协议的立场可能限制国际招生战略的成果。高校需要重新考虑其海外项目的可靠性,海外学生和学者交流可能减少。严格审查的移民政策会对想到美国留学的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中东和南亚的学生。考虑到美国吸引外国学生最多,而这些国际学生为美国经济增添270亿美元以上,该政策影响是巨大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可能成为意外的受益者。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记者大卫·马修则认为,大学其实没有必要过分担忧。正如伦敦学院大学的教授西蒙·马金森所说,由于因特网的发展,学术研究越来越融入开放的全球科学体系中,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科学发现自由流通,研究室里往往有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以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为代表的新保护主义趋势对科学全球化的威胁体现在三个方面:(1)更严格的移民政策让研究者更难到其他国家工作,延缓国际合作进程;(2)政府开始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外国观点并试图阻止其传播;(3)意识到安全问题的国家开始认定科研成果是工业军事秘密,防止外国科学家学习。但知识是会泄露的,你根本无法控制。切断与国际科学体系的联系只会导致科技和经济的落后。另外,很多学者认为,如果没有国际合作,有些问题根本无法解决。精灵已经从瓶子里放出来就不大可能再被关进去了。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副主编约翰·摩根认为,西方大学通常都是国际性机构,因研究者和学生的国际交流和由此带来的观点碰撞而繁荣。自诩为反精英主义者的特朗普是大学文化的直接威胁。其“反多元主义”和“反精英主义”给大学带来特别的挑战。大学必须小心处理问题以免把自己描述为民粹主义支持者讨厌的全球精英。否则,大学面临的政府资金、文化和教育使命等很多风险会越发严重。

4.大学问责

俄亥俄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和美国大学教授联盟(AAUP)主席鲁迪·菲希鲍姆在特朗普当选日发表声明,称特朗普选举期间已经威胁了学生自由。他有关少数民族、移民、女性的言论已经造成寒蝉效应,某些反对特朗普的学生已经遭遇骚扰和威胁。特朗普对记者的威胁和对工会的攻击使当今半数以上得不到终身教职保护的教师的言论自由受到更大威胁。特朗普否认气候变化和否认科学本身的可靠性是对高等教育探索知识的核心使命的攻击。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海峡群岛分校教授丹尼尔·赛默尔则认为,高等教育已经丧失了话语权,无法控制对高等教育的叙述,被人问责是迟早要发生的事。他对140多所大学的调查显示,多数学校的愿景宣言缺乏独特性和吸引力,仅仅是现有事实描述,就好像他们已经达到了目的地,不再需要挑战现状了。吸引人的愿景本来应该让我们围绕决策团结起来,鼓舞人们采取行动,说服他人相信我们对明天充满信心。不幸的是,大学已经丧失了高等教育叙述的主动权。自己不能塑造和描述不同的未来,别人会很乐意替我们描述,并以此为标准对我们进行问责。无法拥有变革的主动权,无法主动出击寻求突破,就意味着只能被动应付,满足于维持生存而已。

5.政治正确

《高等教育记事》记者斯蒂夫·克罗维茨和安迪·托马森在报道特朗普教育政纲的文章中说,过去几十年,可怕的术语“政治正确”将高等教育机构从促进激烈辩论的地方变成了遭受严重审查的场所,学生被迫噤声。应该推动自由和尊重他人的对话。不过,特朗普没有提出具体办法。克罗维茨在另外一篇专门讨论校园里政治正确的文章中指出,特朗普总统可能做两件事:一是方向改变,即改变奥巴马政府积极推行的联邦反歧视法,调查可能违反教育法第九条修正案的几百所大学的做法,如让大学自己处理;二是行政选择,特朗普可能使用教育部整顿那些通过政治正确警察而制造敌对环境的大学。不过,校园里可接受的言论的标准多年来一直在变动,不是因为联邦政府推动的“言论规范”,而是大学自身对学生群体的需要和要求而逐渐做出的回应。

波士顿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安吉洛·科德维拉指出,美国左派自认为是民主党的灵魂,要求政治正确却没有逻辑目标,通过指出他人的罪恶,羞辱和伤害他人而对自我感觉良好。特朗普戳破了受到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专业人士的幻觉,他对政治正确的批判摧毁了很多禁忌,让追随者可以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左派嘲笑的观念成为共和党甚至选民的主流。

自由派人士对政治正确的反省也体现在《高等教育记事》编辑伊万·戈德斯坦对哥伦比亚大学文科教授马克·里拉的报道中。马克·里拉认为美国的自由主义已经滑入对种族、性别和性身份认同的道德恐慌,这扭曲了自由主义的本意,阻止了它成为促进团结的力量。多样性是社会改革的社会目标,是好事,但身份认同政治不是群体归属而是个人身份。里拉认为在涉及高度争议性议题如性和宗教时,自由主义应该采用“静悄悄的、敏感的和带有适当的尺度感”的方式。大学本来应该朝向真实世界的共同政治目标,结果是走向内部走向自我和校园这个小乌托邦社区。美国有很长的反智主义历史,但特朗普当选暴露出国人对专业知识和产生知识的机构如大学的广泛不信任和敌意。在特朗普时代,大学应该将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议题上,焦点应该在大学之外更广泛的世界。

美国大学协会会长林恩·帕斯克里拉借用专栏作家乔治·威尔的说法,指出当今大学生是“提及情感创伤就会融化掉”的“雪花一代”。他特别强调自由教育、道德想象力和聆听的艺术对解决政治正确问题的重要性。哈佛艺术和公民对话研究院创始院长安娜·斯密斯强调:“如果我们还有希望,那就在于重新学会讲述和聆听真理,恢复自己听者的角色。”大学已经不再是供闲者学习的世外桃源,一个任性地与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脱离关系的飞地。学生通过智能手机和电脑能了解学校大门之外的世界,校园里也充满了必然引发沮丧和绝望的形象和事件,不由得不让你批判性地思考。如果教育者不能帮助学生将教育与广泛的社会议题联系起来,激发他们引领仍然受到深刻的不平等挑战的社会的变化,就是放弃了高等教育为民主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

俄勒冈州一学院的英语教授莱尔·艾歇尔从另外一个角度批判了校园的政治正确。大学本该是帮助学生学会抗拒将复杂感受简单化的理想场所却似乎在为学生提供捷径。告诉我你的肤色、性别、交往或结婚对象、是否信神或信什么神,我就能确定你的其他内容。这不是帮助学生掌握自己或他人体验的复杂性,而是列举出违反政治正确的清单。这与消费者社会强调的快捷和方便正好吻合。这种明显的消费主义思潮帮助解释了当今美国高等教育中非常不协调的部分:看似进步实乃倒退的“语言规范”“安全空间”“偏见回应小组”都同时强调商业和企业文化。艾歇尔在该文最后引用英国散文家亚当·菲利普斯的话,“资本主义文化中有挫折恐惧症”,指出大学应该教会学生认识挫折。只有当我们认识和承认自己有多神秘,才能开始带着对人性和不确定性的开放态度与人交往,才能抛弃基于自己判断和恐惧的封闭态度。

6.市场化教育途径

20169月初,特朗普宣称将致力于公立学校市场化,相信“择校”和竞争能提高教育质量。但纽约大学教授戴安娜·拉维奇在《纽约书评》上对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缪尔·艾布拉姆斯的《教育与商业心态》和中学老师梅赛德斯·施耐德《学校选择:公立教育的终结》的书评文章中指出,市场化就是公共服务被营利性企业抢去,其最高目标就是赚钱。经营医院、监狱和消防队的公司会想尽办法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一旦可能就会废除工会,提高消费者价格,削减工人福利,延长工作时间,裁减老员工。这些后果对普通公民来说是危险的。有些主张市场化者有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有些则肯定学校应该像企业那样来办,企业家比教育家能更好管理学校;有些则有私人利益动机,想从教育产业中发财。特许学校是利润丰厚的生意。赚钱方式很多又缺乏监管,造假欺骗自然层出不穷。特朗普要的私有化将破坏公众对教育的支持,既不能带来平等也不能带来更好的教育。

7.营利性学院和认证机构

萨姆·克劳维斯在接受采访时声称,营利性学院有特殊性,需要找到改善其质量的途径。读者可以从上文提及的特朗普本人创办营利性学院这件事就不难猜出他对营利性学院的态度。《高等教育界》记者安德鲁·克里鲍姆和道格·莱德曼撰文指出,有收益的就业规定(Gainful employment rule)最初应用在营利性学院上。2016年秋天生效的借款人抗辩规则确定了若学生受到校方欺骗学生借款人寻求免除贷款的联邦标准。特朗普政府可能选择不投入资源来执行这些法规或通过国会修正案废除这些条款。总之,特朗普很可能会扭转奥巴马打击营利性学院的做法,中止某些规定以便为营利性大学创造新政治空间。难怪“职业教育学院大学首席执行官斯蒂夫·冈德森选举前曾说,若希拉里上台该行业就无法存活了,但选举结果出来后,他说营利性大学能够以‘积极的建设性的方式’重新展现自己。”美国薛顿贺尔大学副教授罗伯特·克尔钦谈到特朗普对高等教育财政的影响时说,营利性大学和认证机构将成为特朗普胜选的大赢家。他们的股票价格在选举结果揭晓当天就大幅上升。

《美国展望》杂志特约作家拉谢尔·柯恩讲述了如何阻止营利性学院的方法。文中引用社会学教授特里希·科特姆的观点指出,营利性学院最初是女性和蓝领工人获得技术工种证书的地方,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金融化和股东投资而大肆扩张,开始提供本科甚至研究生学位。这些学校宣称自己掌握赢得未来的钥匙。他称之为“否定的社会保险体系”。社会保障网失效,这些学校事实上成为一种不好的社会保险。此类学校 90%的利润来自联邦学生援助项目,他们会投资学校建设和科研来帮助学生吗?学生不是没有头脑的受害者,但他们没有其他选择。不是这些学校多么贪婪,而是政府失职和社会政策不到位。政府若能为工人阶级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险,对这种学校的需求不到一年就会消失殆尽。

(来源:《复旦教育论坛》2017年第1作者:吴万伟)

 

以色列:技术尖端人才培养的方式

 

据统计,以色列2015年的全国高新技术产业仅有2万名工程师和5万名从业人员,但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却高达250多亿美元,占全国年出口额的50%

支撑这些数字的,是以色列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付出的努力和完备的培养体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以色列的重要国家战略。

大学“精英班”破格筛选

在超常教育中,以色列的大学承担了重要责任,一些以色列大学甚至开办了高中生短训班。以色列教育部资助的“全国导师计划”,在魏茨曼科学院、兹欧德学院为智商150以上的中学生开办了“神童课后班”,每月授课10小时,重点强化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巴依兰大学每年都会从全国11年级学生中选拔1800名数学成绩优异者,进行暑期培训,让他们提前上完大学数学课程。

特拉维夫大学的“阿尔法班”和“少年大学班”,专门对智力超常学生进行基础科学的强化培训。另外,以色列大学还与军队合办“精英班”。

在博士生培养方面,以色列目前共67所高校中只有7所大学有资格颁发博士学位,每年在读博士生1.05万人。博士生导师90%来自欧美国家,或曾在欧美高校任教。他们必须与国际学术界密切联系,不少人在国际学术组织中兼职。

以色列博士生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大多为国际合作项目,所发表的学术论文1/3以上是与国外同行合作的。以色列大学规定,博士生必须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毕业论文,由具有国际水平的教授或国际学术机构进行成果鉴定和论文评审。

以色列大学设有专项经费资助博士生参加境外学术活动,并要求博士生每周必须参加学科交叉、信息前沿的研讨会。

多方资助科研成果转化

以色列大学自身具备卓有成效的成果转化机制,与企业合作密切的大学校园附近有科技和工业园,在信贷、税收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师生研究成果投产后,生产规模到一定程度时,便迁出工业园,进行扩大化生产。2015年,希伯来大学科技转移公司年产值29亿美元。

以色列高校和科研组织普遍设立了负责科研成果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独资公司,帮助师生“孵化”科研成果,保证师生全身心投入科研。成果转化收入由大学、研究人员和转移公司按442的比例分配。特拉维夫大学通过科技转移公司近5年来扶持250名毕业生创立204家高新科技企业,平均每家吸引投资175万美元。

创新国度的人才培养经验

以色列一直被誉为创新的国度,在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据统计,以色列2015年的全国高新技术产业仅有2万名工程师和5万名从业人员,但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却高达250多亿美元,占全国年出口额的50%

支撑这些数字的,是以色列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付出的努力和完备的培养。

第一,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有机整合。以色列政府成立了部际科技委员会,各政府部门设立首席科学家职位。教育部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和高等教育委员会主管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科技、经济、农业等部门积极参与。此外,促进产学研密切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以色列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双丰收的秘诀。

第二,在进行大众教育的同时进行卓有成效的精英教育。以色列实行16年义务教育,覆盖学前到高中的各个学段。目前,以色列高中入学率达90%以上。但以色列近几十年来始终坚持“精英教育”,以此选拔、培养创新拔尖人才。

第三,紧跟国家需要,紧追国际前沿。为发展网络技术,以色列总理府2013年启动“网络精英培养”法案,选拔有天赋的大、中学生参与,打造“数字天穹”。

为振兴钻石业,以色列政府制订了新一代钻石大师培训计划等。为占领尖端科技前沿,吸引培养高科技领军人才,以色列高等教育委员会和财政部2010年出台“集优计划中心计划”(I CORE),在7所研究型大学建立了30个“集优中心”,每个中心负责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截至2015年底,该计划已吸引了300多名世界级科学家和学者、2000多名博士和博士后参与研究。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12-05,整理:赵静)

 

 

 

 

 

 

 

 

 

 

 

 

 

 

:市教委政策法规处、发展规划处;校领导

发:校属各单位

 

下一条:决策参考2015年第1期

关闭

 通知公告

· 重庆市教育“十三... 2017-05-04
· 五部委出台意见简... 2017-04-10
· 深化“放管服”改... 2017-04-10
· 【报佳音】我校获... 2016-11-28

 友情链接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

? 2013 地址:023-65910079